摒棄關于金錢的羞愧感
大家都熟知“沒有錢逼倒英雄漢”這句話,可見缺錢會帶來很多影響,甚至生活中有很多人表現(xiàn)得自卑、羞愧都和錢有關系。如何摒棄對金錢的羞愧感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探討:
第一,關于借錢的羞恥感
在我們小的時候,或者由于家庭比較拮據(jù),或者有一些緊急情況,我們的父母曾經(jīng)向別人去借過錢,在向別人借錢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看到別人難看的臉色。類似這樣的情況,這樣的遭遇可能會讓人從痛恨貧窮變成恨錢,甚至恨那個不借錢給自己的人。其實,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情是情、理是理、人是人、物是物,別人的拒絕是因為別人也有難處,也有自己的生存處事方法,沒有必要因為對方的拒絕而對錢和人心生怨恨,更不能為此覺得是因“缺錢”帶來的羞辱。
我們可以轉(zhuǎn)化借錢的羞恥感,一是你要學會轉(zhuǎn)念,告訴自己,是對方的恐懼拒絕了我,不是錢拒絕了我,跟對方無關,也跟你無關,更與金錢無關。二是告訴自己,借錢沒毛病,借錢也是金錢流動的一種方式,跟別人借錢并不丟人,講誠信、懂感恩是最重要的。
第二,錢少時的羞愧感
大部分人在掙錢少時有羞愧感。這其實就把自己拽入一種匱乏里,并且還給自己歸隊了:我就是一個錢很少的人,所以我有羞愧感,我不好意思在同學面前、朋友面前、同事面前說我掙了多少錢,因為我覺得很丟人。帶著這樣的負面認知,很難與錢建立親密的關系,我們要坦坦蕩蕩,要有掙多掙少都很好的心態(tài)。
第三,和有錢人在一起時的羞愧感
和有錢人有一起自慚形穢的人很多。比如,同學聚會、親朋好友聚會,如果自己沒什么錢,而別人都是富有的人,就會不自覺生起一種自卑與羞愧感。這個世界上那些有錢且智慧的人,都非常的本真,絕對不會因為自己有錢就得意忘形,尾巴翹到天上。同時也有很多人,即便自己沒什么錢,依然很本真,見到任何人都不卑不亢,表現(xiàn)得特別自然,雖然他沒有錢,但是你就愿意和他在一起,因為在他身上有某種東西,你感覺到比錢還寶貴。
如何轉(zhuǎn)化和有錢人在一起的羞愧感呢?事實上這個世上沒有真正的窮人,錢多只是他的一個優(yōu)點,說明他能干,具備吸引金錢的能量。但我們自己也有很多優(yōu)點,同樣具有自己的能量。這是出于愛的一個轉(zhuǎn)念。當你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對方有錢和自己沒錢之間的差別時,你就不會感到羞愧了。
第四,接受別人饋贈時的羞愧感
我們很多人在接受別人禮物時,都會習慣性地覺得過意不去、不好意思。從小到大,我都能夠看到我媽媽在接受別人禮物時的那種羞澀。我母親是一個老師,因為教學又認真又好,經(jīng)常會有家長來感謝我的母親。我永遠記得只要有家長拿著禮物來,我媽一定會加倍地給人家還回去。
其實,送禮物的人是敞開的,他只是想表達愛,如果我們接受別人禮物時有羞愧感的話,就說明自己沒有誠意。無論對方是誰,當對方饋贈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開心地接受,然后深深地感恩。我們要給別人表達善意的機會,因為如若不讓對方表達出來,他心里就會一直有一個牽掛。
如何轉(zhuǎn)化接受饋贈時的羞愧感?把別人的饋贈視為福報和恩典,是別人在向我們表達感恩和祝福,真心接納,愉悅領受,然后把這份愛通過自己再傳遞出去。
第五,羞于掙錢
很多人羞于掙錢,這也屬于一種限制性的信念。有一個職員,在公司表現(xiàn)得十分優(yōu)秀,老板不斷為其升職、加薪,但他總是隱隱覺得不安,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夠多,不應該得到那么多的回報。事實上,這就是一種“不配得感”在作祟,很多人都有不配得感,只是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大多是小時候被否定太多引起的。如果一個人的不配得感過于強烈,當他面對機會的時候,內(nèi)心會產(chǎn)生不安感和羞愧感,他甚至會選擇逃避。
所以,當一個人面對自己所獲得的金錢有羞愧感時,要經(jīng)常告訴自己“我值得擁有”,所有的回報都是建立在自己付出的基礎上的。記住,你掙的錢不是從他人身上拿的好處,不是壓榨了他人,不是占了他人的便宜,而是你付出智慧與精力幫助別人應該得到的回報,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上一篇:接受,然后才會幸福
下一篇:斤斤計較的人吃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