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早地過上安逸的生活
在職業生涯過程中,我們往往不愿頻繁更換工作環境。不過,若是在同一種環境下工作得太久,總免不了會產生一種現象,那就是被環境同化,使自己喪失上進心和適應能力,而只能適應目前的工作環境。大量數據顯示,人們做同一份工作差不多3年之后,工作環境就會產生類似“青蛙效應”:工作環境和身邊的同事太熟悉,工作基本缺乏太大的挑戰,可以說是安逸穩定,也可以說原地踏步。
對很多人而言,盡管現在的工作難度看起來不那么高,也清楚這樣的安逸狀態持續下去是可怕的,卻缺乏接受更難工作的勇氣。你的身上如果出現這樣的情形,就要警惕了,否則你就真的成為那只溫水里的青蛙了。
小娜大學畢業后,被父母安排到小鎮的政府上班。這是一個悠閑的工作,工資待遇很不錯,福利也有保證,工作環境安逸。這對于剛剛大學畢業的小娜而言,無疑是一種幸福,她在小職員的崗位上快樂地工作著。而這一時期,一起畢業的同學還在辛苦地奔波著找工作,比起他們,小娜覺得自己起點高多了。而且,比起那些銷售、廣告設計等工種,政府部門不管是人事制度還是工作方式都要更加規范,更重要的是工作難度并不大,每天只需要看看報紙、寫寫報告就行了,小娜覺得這是非常安逸的工作。
五年過去了,小娜一直在政府做著小職員的工作。當她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開始步入管理崗位,自己卻依然做著小職員的時候,她才開始漸漸意識到:一直從事簡單的工作,表現自己的機會自然也少了很多,也缺乏學習新東西的機會。而且自己一直安于現狀,從不主動積極爭取機會,這些年來的收獲要比當初進公司一工作就獨當一面的同學少很多。盡管當初自己的待遇算是比較可觀的,但現在看起來她已和朋友們相差很大一截。
任何一份工作都會有令人喜歡的部分,也會有令人不喜歡的部分。一份工作是否讓人喜歡,需要綜合考慮,如工作中的滿足感、被認同感、個人興趣、未來發展、薪資福利,甚至工作時間……并非每一個安于現狀的人都會成為溫水里的青蛙,也并非所有的溫水都一定會燒開。每個人的價值取向、性格脾氣、家庭情況是大不相同的,作出徹底改變固然值得贊賞,不過,我們若能在現有的基礎上調整自己、適應環境,那也是值得夸贊的。
工作中涉及專業技能的內容并不多,或者即使有,也只有那么一點,已經太熟悉了,自己也沒有再去學習;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并非朝陽行業,或者即使是朝陽行業,也并非核心部門;從事工作這么多年以來,職業或待遇沒有顯著變化,或許幾年前工資待遇是令人羨慕嫉妒的,但這幾年下來,別人都已經進步了,你依然在原地踏步;你與身邊的同事一起工作很多年了,但始終只有幾個才是關系不錯的,甚至領導對你的印象也并不深刻。
如果你符合上述兩條以上,那么你已經是溫水中的青蛙了,應該保持警惕心態了。
大多數人看不清楚目前的狀況,對未來充滿迷茫,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他們對未來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規劃,也不清楚自己希望朝著什么方向發展。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不妨考慮一下希望自己五年之后變成什么狀態,若是按目前的狀況是否可以走到那一步。
每一條人脈背后都是一個潛力的圈子,我們的職場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依賴于人際關系圈子。因此,我們要敞開自己的心,多認識一些朋友,這樣很有可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機會。
不斷的學習會讓我們意識到身邊的危險和即將要出現的變化,要開拓自己的視野,而不要故步自封、原地踏步。在這方面所有職業都是相通的,即便是公認的溫水環境,如政府部門。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等到工作有需要才想到學習,而應將學習當成主動的目標,沒事時哪怕看看書也是很不錯的。
假如你真的決定擺脫“溫水”環境,那么,不管是尋找全新的職場機遇,還是在現有的環境下作出改變,都需要適度忍讓。這種忍讓有可能是待遇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工作變動等。假如一時的后退可以換來更大的前進,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當然,在溫水環境里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身在其中卻不知,依然渾渾噩噩過日子。所以,要隨時保持自省的意識,保持清醒的頭腦,具備敏感度和警惕性;同時,即使在溫水中,也不要太過憂慮,而應想辦法改變自己現在的處境。
上一篇:凡事輕松應對,以輕快的心靈做事
下一篇:別著急,一步一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