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便是莫大的幸福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平庸與精彩,完全不同的生活,截然相反的人生,人生的歸宿,完全是你自己選擇的方向所決定的。選擇不同,結果不同,人生也必不相同。而有趣的人生,就是來自一個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人們說“人生苦短”。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幸福,但大多數人的一生,要求其實很簡單,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便是莫大的幸福。然而實現它卻并不容易。怎樣才能實現?只要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堅定地按照自己選擇的方向走下去,未來一定可期。
菲爾·約翰遜的父親擁有一家洗衣店,由于父親想要子承父業,所以在店里給約翰遜安排了一份工作。但是,菲爾·約翰遜一點也不喜歡洗衣店的工作,他每天都在店里偷懶、晃蕩,只要做完自己份內的工作,其他的事他就撒手不管。有時候,他干脆玩失蹤,根本不來店里上班。約翰遜的父親覺得兒子真是沒出息,在那么多員工面前,兒子真是將自己的臉丟光了。
有一天,菲爾·約翰遜主動對父親說:“我想去一家機械工廠做個技工?!背鋈ギ敼と??難道兒子想走自己曾經走過的老路嗎?父親非常震驚,他堅決不同意。不過,習慣我行我素的約翰遜才不管父親反對的意見,他依舊穿著沾滿油漬的工作服去工作。在機械廠,約翰遜比在洗衣店努力百倍地工作。盡管機械廠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不過菲爾·約翰遜吹著歡快的口哨就可以度過快樂的一天。漸漸地,約翰遜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工程學,他開始認真研究各種發動機,在他的生活中只剩下與各種機械一起相伴。
1944年,菲爾·約翰遜去世。不過,此時,約翰遜已經是波音飛機公司總裁,正是他研究制造出來的“飛行堡壘”使得美國贏得了戰爭。
約翰遜喜歡機械,他并沒有因為父親的期望而改變自己最初的想法。假如他不喜歡自己的生意,就有可能讓自己的生意潰敗。假如約翰遜當時留在了父親的洗衣店,后來,他和父親的洗衣店會怎么樣呢?我想在父親去世之后,這門生意應該就會隨之毀掉了,那家曾經的洗衣店也早就關門了。
縱觀古今中外,許多有成就的人,大多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郎朗開心地彈著自己喜歡的鋼琴,成功地在國際樂壇上掀起了一股“郎朗旋風”;愛迪生在自己鐘愛的科學國度里馳騁,發明了震撼世界的電燈;巴爾扎克在自己饒有興趣的文學領域筆耕不輟,最終成為一代文學巨匠。
人只要活著,就要做事,人生的過程可以說就是一個做事的過程。但做事與做事不一樣,有些事是你喜歡做的,有些事是你不喜歡做的。喜歡做的事,你做起來會很主動、很賣力;不喜歡做的事,你做起來就缺乏激情,總感覺那是一種負擔。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區別,才把幸福和不幸區分開來。
有的人說:“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很多事,是你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試著去適應。”的確,人生有很多的無可奈何,不是你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可人生還有很多事,是你明明可以改變,卻不曾嘗試著去做的。如果工作只是你糊口的工具,那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你就沒辦法生活下去了嗎?
智者說:“人生好似一個布袋,等扎上口的時候才發現,里面裝的都是遺憾,還有許多沒來得及做的事。”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壓抑的人生,處處都是流血的傷口,而治療的辦法,就是誠實面對心中所想,隨著自己的心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不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需要堅持和韌勁的。也許你會遭到父母的反對,也許你要忍受周圍的閑言碎語,也許你不得不面臨失敗的風險。如果這些你無法堅強面對,那你就只能成為生活的弱者,成為他人思想的附屬品,永遠受制于人。想象兩種不同的人生,如果你堅信自己可以做到,不妨勇敢一次,努力追求自己的真正所需。
人生短短幾十年,是何其地短暫!年輕時一定要為自己活著,不要總是被別人所左右。怎樣的人生才是最好的,只有你心里清楚,他人的意見,未必是你心底最渴望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走在生命的路上,你會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慶幸自己沒有在世間白來一次。
上一篇:假裝堅強,你就會真的堅強
下一篇: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