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明確清晰,才會有好的出路
每臨大事要靜氣,是做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質之一,越是做重大的決策,越是要心平氣和、頭腦冷靜。周密地分析各種信息、判斷局勢才能做出認真負責、科學的決策。遇到大事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想辦法應對,而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有明確的思路和做每一步應有的準備,才能夠有好的出路。
一個成熟的人想要做一件大事,肯定是用自己的思想來指導行動。也就是首先要對自己將要做的事做一番考核、觀察、調查,看一看實施的可能性是多少,要冒多大的風險,有多大的市場,等等,然后再開始規劃,行動。
這樣的調查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著是否應該開始執行這項決策,周圍的客觀環境是否允許這樣的行動。在商業上來說,也就是自己能否適應市場的需求,是否有市場,是否能盈利。在調查之后,可能就決定了做某件事,執行某個決策,但在執行這個決策之前,一定要對事情做一番完整的規劃。
也就是說,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如想要達到什么目標?通過哪幾步來完成?在每一個步驟中可能遇到怎樣的阻力和風險?用什么措施來預防和解決?當一個方案執行不下去的時候,有備用的二套三套方案嗎?
總之,做一件事情千頭萬緒,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路,極可能繞進做事的迷魂陣當中,隨時都在補漏洞,剛把前一個漏洞補好,這個漏洞又出來了,甚至做到一半,突然發現這個方案措施根本不可行。這不但浪費了精力時間,更會讓人們感覺疲倦和缺乏自信,甚至陷入左支右絀、雜亂無章中,找不到出路。
俗話說“提綱挈領”,寫文章有了基本的大綱,才能夠寫得順利,才能夠把握住重點。如果沒有明確的綱目,只是“興之所至,文之所至”,也就變成意識流小說了。做事情也是一樣的,不能做到哪算哪,尤其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必須先有一個大概的思路,往哪個方向走,經過幾個步驟,要在腦子里清晰地演示一遍,真正做事的時候才能有章可循,也會更順利。
如果平時做事情就沒有章法,沒有明確的思路,那么,關鍵時刻到來的時候,我們也會因為準備不足、思路不夠明晰、不夠順暢,而感覺事情沒有頭緒。處理一件事,首要做的就是理清自己的思路,然后跟隨思路去想具體的辦法。一件事千頭萬緒,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正確的開端才能做好,必須在一個明確的思想指導下認清形勢,才能有必勝的信念。人們必須看到明確的思路,才不會感到絕望,感到疲憊、厭倦。
當年在抗日戰爭陷入持久戰,人們絲毫看不到光明的未來,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候,毛澤東寫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導中國人民進行了卓絕持久的抗戰。不可想象,如果沒有這個思想的指導,人們只是打一場戰役算一場戰役,會不會因為時間過長而生出絕望之心?答案幾乎是肯定的,沒有人能夠在黑暗中堅持那么久,一個好的思路就是山洞口的一縷陽光,能夠讓人看到光明,看到出路。
任何一件事做久了,都會讓人心生厭惡,感到沒有出路。我們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思路來指導,以便讓自己清楚已經有了什么樣的進步,到達了怎樣的階段,已經有了怎樣的成就,再堅持多久,就可以大功告成。思路不僅可以用來指導出路,還可以用來緩解疲倦心理。
上一篇:心懷悲憫,利他向善
下一篇:找到自己的問題,才能更快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