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現(xiàn)代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的日趨激烈、經(jīng)濟壓力的逐漸增大,人們穿梭于鬧市之間,已經(jīng)習(xí)慣了忙碌、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生活,以至于在獨處時顯得內(nèi)心慌亂、手足無措,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珍惜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因為群居得太久,我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內(nèi)心。
人在獨處之時可以想許多事情,可以不受他物的牽絆,讓自己的思想盡情遨游,在深思熟慮中獲得生命的體驗與感悟。這就是獨處的妙處。大凡那些智者,都會將一個人的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他們會緊緊抓住有限的時間提升自我,而不是呼朋喚友或者唉聲嘆氣,浪費光陰。
從前,在一座山上,有個古老的寺廟,寺廟里只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他們各司其職,老和尚念經(jīng),小和尚負(fù)責(zé)砍柴挑水。
日子慢慢就這樣過去了,一天,小和尚好奇地問老和尚:“師父,我想讀書……”
老和尚什么也沒說,只是從內(nèi)間拿來一塊石頭,然后對小和尚說:“這樣吧,你先拿著這塊石頭,明天你拿到集市上去賣,但切記,無論誰出多少價錢,你都別賣出去。”
這一番話說得小和尚愣住了,明明是叫我去賣石頭,為什么又不賣出去呢?但小和尚沒有多問,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fā)了。
來到集市上,一開始并沒有人對一塊石頭感興趣,直到傍晚,才有個人過來問:“因為它的樣子很別致,我想買回去給我女兒玩,六文錢吧。”
小和尚心想,一塊石頭還能賣出這個價錢,他真的很想賣了石頭,但是師傅可是囑咐過的,所以他只好拒絕了這個買者,然后帶著石頭回去見師傅。
回到寺廟后,小和尚將自己在集市上遇到的事告訴了老和尚,老和尚聽完后問小和尚:“現(xiàn)在你明白了嗎?”
小和尚感到很奇怪:“明白什么啊?”
老和尚笑而不語,拿著石頭徑自走開了。
就這樣,小和尚又砍柴挑水了一個月,一個月后,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對老和尚說:“師父,我不想砍柴,我想讀書!”老和尚像上次一樣,又拿出了那塊石頭:“這次你把石頭拿到山下的布莊老板那里去賣,不過還是和上次一樣,不能賣出去。”
小和尚這下更納悶了,為什么讓我去賣石頭卻又不能賣出去呢?但是小和尚依然沒多問,就按照師傅的話下山了。
第二天,帶著石頭來到了布莊。布莊老板拿著石頭看了好半天后說:“這樣吧,我沒有多少錢,我出500兩銀子買你這塊石頭。”
小和尚聽到老板的話,嚇了一跳,心想,這是一塊石頭而已,怎么會這么值錢呢?布莊老板笑著對小和尚說:“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是行家能看出來,其實這只是它的外表,其實它是一塊無價的寶玉,只是外表被掩蓋了而已。”
小和聽完趕緊說:“不賣了不賣了!”然后就帶著石頭又回去了。
回到寺院,小和尚又將在山下遇到的事情告訴師父。
師父問他:“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明白了。”
老和尚接著問:“你明白什么了?”
小和尚回答:“師父讓我去賣這塊石頭,又不讓我賣出去,其實是在教我一個道理:要想認(rèn)識世界,先要認(rèn)識到自身的價值,挖掘內(nèi)在的寶藏。”
老和尚滿意地點了點頭,從此謹(jǐn)記師父的教誨,潛心禮佛,最終成為一名著名的禪師。
可見,一個人只有懂得認(rèn)識自我價值,不斷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創(chuàng)造價值。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不斷提升自我,讓自己永遠(yuǎn)具有吸引力,就不怕沒有人發(fā)現(xiàn)。而這一過程,需要我們在獨處時完成。與其四處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碼頭,到時候何愁沒有船來停泊。所以說,閑暇時間中,不如學(xué)會靜享獨處時光吧。
那么,生活中的你,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呢?
你可以聽聽音樂、冥想或者寫一些文字,以此來洗滌心靈,但無論如何,請不要在寂寞中沉淪。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和自己獨處的時間,當(dāng)你獨處時,也不要消極和無聊,你完全可以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去做些事,比如,讀書。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你可以從書中獲取知識、增長見識。你可以坐在陽臺上,也可以蜷縮在沙發(fā)里,隨時隨地都可以進(jìn)入書的海洋。
另外,你還可以專注于手頭工作和學(xué)習(xí),那么,你便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又怎么會感到孤獨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炎炎夏日,農(nóng)夫想把稻子割完、學(xué)生一心要讀完一本書,他們都是不孤獨的,只有無所事事的人,才會覺得內(nèi)心空虛、寂寞,需要與人為伴。
上一篇:遭遇職場性騷擾,別忍氣吞聲
下一篇:一直前進(jìn),你終會獲得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