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彼此的時間
——懂得尊重時間,時間也會尊重你。
——思言思語
對自己:時間更自律,人生更自由
如果你不狠下心來砍掉那些“看似重要”的事,那你將永遠都沒有機會好好對待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一周168小時,40小時在工作,56小時在睡覺,剩下72小時,難道抽不出3小時來鍛煉?抽不出5小時來讀書?抽不出2小時給父母親打個電話?抽不出1小時敷個面膜做個保養?抽不出半個小時和伴侶、孩子談談心?
其實,不是沒時間,而是因為焦慮。很多人說“現在是人人焦慮的時代”。人生焦慮的主要來源往往是比較。你活在朋友圈里,往往就免不了嘆息對比。“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當你和別人比,你就失去了自己。當你和自己比,你就升華了自己。彼得·德魯克說過:“做正確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確更重要。”如果你是正確的,世界就是正確的。如果你認定一個事,就去做。
不要考慮太多,因為你總也考慮不周全,一步一步向前走,就能在不遠處看見燈塔。反之,一葉障目,以為看不到希望,就永遠錯失了到達的時機。
對他人:尊重一個人要從尊重他的時間表開始
因為時間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給對方時間其實就是給他們選擇的自由。在時間上給別人留余地,是對人最基本的一種尊重,也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分答里收到一個提問:微信里總有人問“在嗎”,可是當你回復以后,收到的就是“幫我寫個稿子”“幫我做個圖”“借我2萬塊錢”……幫忙好累,不幫就怕得罪對方,如何委婉拒絕又不讓對方感到難堪?
其實,首先建議大家不要在微信里問“在嗎”。微信和短信一樣,需要我們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事由。如果你等得到對方回復再道明事由,不給對方選擇的余地,這樣會讓對方難堪,是失禮的。其次,朋友圈不是萬能的,就算是動動指頭點贊轉發,也是他人的自由,并且需要對方自愿。何況做圖寫文之類的事情,你以為隨便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的輕松事情,沒準兒對方需要犧牲一兩天的睡眠時間幫你完成。所以,請尊重對方的時間和勞動。
如果確實需要合作,請談錢不傷感情。再或者,如果屢次以“在嗎”開頭給你困擾的人,請屏蔽他或者置之不理,禮尚往來,不要為難自己!最后說一下朋友圈借錢的事情,你可以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在朋友圈以任何緣由借錢,也不會借錢給任何人,告訴他請“免開尊口”!尊重彼此的時間,是基本的微信禮儀。如果確實事項緊急,請電話或面談。
上一篇: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下一篇:嘗試改變,盲目執著會阻礙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