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了解的第一步
民間有句俗語,聽人言,知人心。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說出了傾聽的真諦。我們總是說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試想,如果你根本不了解對方處于何種境地,你又如何設身處地呢?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即使你了解對方處境,也依然需要傾聽對方。針對每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我們除了要了解對方處境,還應該了解對方在當下對事情的看法,以及有何想法。只有洞察對方心理,我們才能更好地給出具有說服性的建議和意見。這就是傾聽的重要作用。
也許有人覺得傾聽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付出一雙耳朵,就再也不用作其他的任何努力。其實,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用耳朵聽,只能叫作聽取,而不能成為傾聽。所謂傾聽,是用心地聽。在聽的過程中,隨著對方的講述,你要進入相應的情境,體驗到接近對方的感覺。只有這樣,你才能對對方感同身受,才能走進對方的心靈深處,從而設身處地地為其著想,給出切合他心意的建議或者意見。只有這樣的提議,才更有可能為對方所采納,你的說服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在傾聽過程中,首先要專心。對方能夠感受到你是否專心,即使你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側耳傾聽,對方也會敏感地覺察你的心在不在。其次,千萬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述。每個人說話時都是有思路的,一旦你魯莽地打斷他人,他也許就不能繼續完整地陳述。最后,還要給出積極的回應。很多人在傾聽的時候,總是表情木訥,許久也不說話,也沒有任何表情。其實,在保證不打斷對方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以簡單的語氣詞,甚至是眼神等表情來作出回應。例如,當對方說到聳人聽聞的事情時,你可以挑高眉毛,瞪大眼睛,表現出極大的驚訝或者驚恐。這樣一來,你既沒有打斷對方說話,又表示自己已經完全感受到他描述的恐怖場面。再如,當對方說起開心的事情,你可以展露微笑,表現出愉悅的神情。總而言之,你不能是個木頭人,不然對方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不愿意繼續說下去。你必須表情生動豐富,時不時地還要以感嘆詞表達自己內心的震撼,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傾聽者。當對方談興漸漸濃郁,你也就拿到了打開對方心門的鑰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傾聽比表達的作用更重要。
來來是個很乖巧的女孩,很少說話,總是安靜地坐在自己的板凳上。有的時候,看到來來淡然的表情,老師甚至懷疑她的智力有問題。一天,來來吃了好幾碗飯,最后吃得都要吐了。在放學的時候,老師對來來媽媽說:“來來媽媽,你覺不覺得來來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呢?她那么安靜,從來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活潑好動。今天中午,她吃了一碗飯,又要一碗飯,明明已經飽了,居然又吃了第三碗飯。這樣一來,她幾乎都要吐出來了。我建議,您還是帶她去醫院看看,別萬一有什么特殊情況,耽誤孩子了。”聽了老師的話,媽媽的眼淚幾乎要流出來了。原來,來來生下來的時候只有二斤多,在保溫箱里住了兩個月才回家。來來爸爸常年不在家,她又因為工作忙碌,經常情緒暴躁發脾氣,來來的確很自卑膽小。
晚上回家之后,她堅持著給來來做完飯,就倒在床上昏睡過去。也許是因為感冒,她居然神思恍惚起來。迷迷糊糊中,來來把臥室的門打開,一聲不吭又出去了。她沒有動,也不想動。又過了一會兒,來來再次推門進來,問:“媽媽,你睡著了嗎?”她厭煩地問:“什么事?”來來說:“媽媽,一個人如果把他的手指割破,會死嗎?”她猛地從床上坐起來,察看來來的手指。手指的傷口很深,流了很多血。來來沒有哭,肯定剛才第一次進來就是手指被割破了,看到媽媽在睡覺,又出去了。現在看到流血很多,才進來打擾媽媽的。她卻無法感受這個小女孩的體諒之心,生氣地穿好衣服,帶著來來去醫院。外面正在下雪,她沒有抱來來,賭氣一樣悶頭朝著醫院走,來來呢,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后面追趕她。縫合之后,又打了破傷風,到家已經是半夜時分了。電話鈴在響,她想不通誰會在深夜這么急迫地打來電話。
接起電話,是老師急切的聲音。老師告訴她:“來來媽媽,你千萬別責怪來來。我一晚上都在打你的電話,但是沒人接。如果這個電話不打通,我一夜都無法入睡的。你知道嗎?來來之所以吃三碗飯,是因為她想快快長大,就不會生病了。她說媽媽一個人帶她很辛苦,她要快點兒長大,不生病,照顧媽媽。”說著,老師哽咽了,內疚地說,“這是來來的好朋友,默默告訴我的。我們都誤解孩子了。”掛斷電話,她淚流滿面。突然,她在餐桌上看到一個削了一半的蘋果和沾滿血跡的刀子。她的心疼極了。此時此刻,來來已經乖乖地躺進被窩睡著了,受傷的小手高高地舉著,因為醫生告訴她這樣能止血。第二天清晨,守在來來身邊一夜未眠的她,溫柔地幫來來穿上漂亮的小裙子。她告訴來來:“寶貝,你吃飯的時候只要吃飽了就行。吃得太飽容易生病,吃得太少長得很慢,只要剛剛飽,就不用再吃了。”來來懂事地點點頭。她親吻著女兒受傷的手指,繼續說:“你以后也不要拿刀子了,媽媽會給你削好蘋果的。”來來怯怯地說:“媽媽,你生病了,我想削蘋果給你吃。”她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只好含著淚用力地點頭。良久,她才說:“那么,媽媽給你買個兒童專用的刨刀,好嗎?這樣就不容易割到手指了。”來來快樂極了。
老師不知道來來為什么像個傻子一樣使勁地吃那么多飯,直到撐得想吐;媽媽也不知道來來為什么吃那么多飯,讓老師懷疑她智商有問題。來來知道,多吃飯就能長高,變得強壯,不再生病,還可以照顧媽媽。幸好,默默告訴老師來來使勁吃飯的原因,不然,不但來來會陷入永遠的誤會之中,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告訴來來吃飯只要剛剛飽。只要了解了原因,一切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面對想要給自己削蘋果的來來,看著女兒縫合了幾針的手指,媽媽的心怎么會不疼呢?親子之間的誤解,是最讓人心痛的誤解,愛有多深,痛就有多深。
在你想要說服一個人的時候,你一定要了解真相,要了解事情當時的情況,也要了解當時的說服對象是怎么想的,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了解他的心,才能提出對他而言恰到好處的建議。
上一篇:信息雜亂無章,如何有機組合
下一篇:共同的興趣讓你們親近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