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讓孩子自己做主——巴菲特鼓勵孩子做自己
巴菲特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巴菲特共有三個孩子,當孩子們還很小的時候,巴菲特從沒想過他們將來要做什么,這讓巴菲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自己年幼時,父親的言傳身教讓巴菲特明白,父親更關心他個人的價值,而不是他會選擇哪條道路,父親還經常告訴巴菲特,他對巴菲特有無限的信心,巴菲特應該大膽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種家教觀念對巴菲特影響很深刻,所以當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時,他也自然而然地學習自己的父親,經常給子女傳遞一種“你的人生你做主”的信息。在這種家教觀念的引導下,巴菲特的三個孩子雖然都很聰明,但卻沒有一個讀完大學。為此,巴菲特還經常跟孩子們開玩笑說:“如果把你們三個人在大學獲得的學分加起來,分數可以‘湊足’一個讓他們輪流使用的學位了!”
雖然都沒上完大學,但這卻并沒有妨礙孩子們日后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都過上了自己喜歡的生活。大女兒蘇西是一家針織品商店的老板,日子過得平靜而快樂;大兒子豪伊從小熱衷各種農活,后來成了一位農場主,長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種植玉米和大豆,甚至遠赴歐洲,去參與一些全球對抗饑餓的活動;小兒子彼得則成了紐約的一名音樂家。
后來,有人問豪伊和彼得,為什么他們都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他們說:“其實,我們和父親做的是同一件事,我們都是在做自己熱衷的事。”彼得還在自己所著的《做你自己》一書中寫道:“富有的家長在為子女鋪路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加入到家族企業當中,或者把他們引入先輩們的成功領域當中。……這樣做表面看似乎是正確的,但如果我們對這一現象深思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表面的善意到底扮演著什么角色?這到底是孩子們的夢想,還是父親的權威和對繼承問題的考慮?他們真正的動機是幫助子女嗎?還是為了跟有權威的同事進行利益交換,或者重申自己的重要性?”
孩子們都說,父親常說的一句話是:“有時你給孩子一枚金鑰匙,說不好那就是把金匕首。”“有能力的父母,給予子女的財產應該能夠做任何事,卻遠遠不夠無所事事。”所以在巴菲特的孩子們看來,父親給予他們的最重要的幫助不是金錢,而是對每個孩子的愛以及對他們夢想的尊重。
<<<家教家風感悟
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擅長投資的人,卻不知道,他對子女的教育也很特別。按照大眾的思路,有這么富有的老爸,巴菲特的孩子們都應該繼承老爸的財產和企業,成為新一代的投資人、企業家。可巴菲特的孩子們長大后,卻都進入了和父親完全不相同的行業。不過,他們有一點是與父親相同的,就是都在按照自己的夢想生活。
一個人在面對自己的人生時,主動性從何而來?內在驅動力從何而來?就是來自于對人生的主人翁態度,這種態度也會逐漸內化為一個人的自立性、獨立性和自律精神,從而讓一個人學會對自己的時間負責、對自己的成長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當一個人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時,也就具備了對人生的掌控力,也才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股神”巴菲特顯然是理解這個道理的,受年幼時自己所受教育的影響,巴菲特對孩子們的愛好、選擇也都持尊重態度。雖然自己有龐大的產業,卻不要求孩子們繼承和發揚,而是鼓勵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做主。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孩子們雖然沒有像老爸那樣,成為首富、大亨,但卻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主人。
所以,“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應該借鑒一下“股神”的教育方式,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愛好、夢想,這樣才能真正成就孩子的人生。
1.對孩子能夠自己決定的事情,父母不要包辦
在生活當中,有兩種父母最常見,一種是對孩子完全縱容,要什么給什么,孩子想怎樣就怎樣,結果,孩子變得事事唯我獨尊,完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另一種父母正好相反,什么都替孩子決定,父母說一不二,哪怕錯了,也堅持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結果,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唯唯諾諾。
這兩種父母都是要不得的!要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沒有不犯錯的孩子,更沒有不犯錯的父母,但父母不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總有一天要去過屬于他自己的人生。所以,聰明的父母如巴菲特,對于孩子能夠自己做決定的事情,就不去包辦代替;對于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更不會直接否定甚至扼殺。就算孩子的一些選擇和決定看起來很幼稚可笑,也同樣是可貴的嘗試和練習。只要不是危及他人、危及社會的,都可以鼓勵孩子去自己嘗試,這樣才能讓孩子的人生更豐富、更充實。
2.孩子的一生總要走些彎路,無需心疼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年輕時吃了很多苦,所以當自己有了孩子后,就加倍地疼愛孩子,一點苦都不想讓孩子吃,一點彎路也不想讓孩子走。
這樣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且不說父母不能一輩子都“罩著”孩子,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后,他也會想要掙脫父母的管束,想要去自己嘗試。哪怕真的吃了苦、走了彎路,他也覺得值得。就像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彎路》中寫的那樣:“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的彎路,不碰壁,不摔跟頭,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父母可以陪孩子長大,但不能陪孩子一生,將來孩子總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獨自成長。所以,請允許孩子適當走些彎路,讓孩子通過這些挫折學會獨立、學會自主、學會管理自己、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學會說“不”,別來者不拒
下一篇:盡管去做,別辜負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