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野心上路,西部漢子闖蕩上海灘
2001年5月3日早晨,記者如約采訪了回老家處理業(yè)務的黃飛鴻,這位由大學生、小老板到打工仔,再到百萬富翁的西部漢子。他談起自己的坎坷經歷,不由讓人肅然起敬。
初辦公司差點跳樓
我畢業(yè)于西安一所名牌大學,讀大三的時候就有了屬于自己的電腦、手機和出入消費場所的零花錢,我這些都是憑本事掙來的。我曾推銷過保健品、電腦軟件,還偷偷承包過學校附近一家卡拉OK廳。畢業(yè)時,我的存折上已有了5位數,還有了不小的人際關系網。畢業(yè)后我放棄了父母在銀川為我安排的坐機關的工作,決定留在當地開公司。
1995年秋,我多方集資,和表妹一起開了家電腦公司。原以為自己是學金融的大學生,做個小老板綽綽有余,可不久我便發(fā)現,做生意遠沒有想像得那樣簡單。記得公司開張之初,為提高知名度,我又是請大學的領導捧場,又是請新聞記者助興,的確熱鬧了一陣。可一陣風過后,我的小公司卻莫名其妙沉寂起來。后來我親自到一些大單位公關,可這些單位不是已有固定的供貨關系,就是人家嫌我的公司小,對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等持懷疑態(tài)度,所以我的公司業(yè)務始終不見多大起色。
我和表妹商量決定拉住一批小單位,想積少成多,照樣能把業(yè)務做大。不久經朋友介紹,得知一家私營公司說要進十五六萬元的貨,但因資金周轉有困難,只能付50%的款,剩下的一個月后結清。見這單生意數目不小,又有朋友擔保,我未加考慮就同意了。然而一個月后,當銷售小姐去結賬時,每次不是被保安擋駕就是老板不在。她們好不容易找到那位老板,對方又以各種理由搪塞。其間我不斷向朋友施壓,幾次差點鬧翻臉,但最后還是有6萬元貨款成了死賬。
更令人沮喪的是,不久在進一批電腦配件時,因自己驗貨過于馬虎,竟進了一批次品,又損失了3萬多元。接二連三遇上倒霉事,再加上生意慘淡,僅僅運作了半年,我的小公司就到了四面楚歌的尷尬境地。
就在這時,在西安電影制片廠工作的舅舅提供的一條信息又使我精神一振,北京中關村一家大公司的老總到西安旅游時,偶然向有關部門透露,他有意在本市打開自己公司生產的一種先進的電腦軟件的市場。我連忙讓舅舅托關系和這位老總見了面,又使出渾身解數,終于說服他將這一業(yè)務交給我。哪知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見面時,這老總忽然又變了卦,他說:“小伙子,實話說吧,我若把這項目給你,擔的風險太大了。”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很大,當時我甚至產生了跳樓自殺的念頭。我這才明白,當老板看似輕松瀟灑,其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在大學時期積累的那點經商經驗,在社會大課堂無異于杯水車薪,想到這兒,我和表妹果斷商量,將公司關了,先各自去應聘自己感興趣的單位。
同員工告別時,我端起酒杯哭了。我說對不起大家。我又當場發(fā)誓,我要到南方大都市去“留學”,等自己充完電后一定卷土重來。
街頭拉單苦中摔打
1996年春天我去了上海,幾經輾轉,平安保險公司接納了我。那時保險公司的拉單者是市民的排斥對象,尤其是在上海。許多辦公室,甚至住宅區(qū)門口都在醒目位置掛著牌子:直銷、保險禁入。
就在這種情況下,我走進了保險業(yè)的門坎。每天起床后我拎著包穿行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向所有人宣傳著保險。在延安路一家大型超市門前,我向兩位穿名牌時裝的中年婦女推銷保險,沒想到一搭話人家就杏眼圓睜:你這人有神經病呀,快走。
在西郊一家公司,我斗膽敲開了老板的辦公室,老板抬頭看到我這個手提公文包的陌生人,臉色好像陣雨前的天空。我恭敬地雙手遞上名片,他卻看也不看把它推到一邊,沒好氣地說:“誰讓你進來的?你們搞推銷的還讓人喘口氣不?!”我一下瞠目結舌,剛想解釋,這位老板對我怒目而視,用手指著我說:“你這人臉皮真厚,出去!”我就這樣被他轟出了門。站在人來人往的走廊上,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只落水狗。
接連碰壁后,我改變了營銷策略,開始嘗試著以情引導。一次同事小白打聽到,某民營企業(yè)的李主任準備為孫子買份數額不小的保險,但因這人平時太忙脾氣又有點古怪,她去了幾次也沒能如愿。她激我說,如果你有膽量的話,不妨去攻一下這個堡壘。聽了這話,當天我就趕了過去,沒想到一接觸對方就發(fā)了火:“你沒看到我正忙著呢嗎,哪有功夫聽你白話。”
回來的路上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兩天后機會終于來了。我打聽到,“五一節(jié)”晚上李主任在單位值班。那天,吃過晚飯后我匆匆趕到工廠,辦公室里只有主任一個人。他一見我先愣了片刻,隨即樂了:“真佩服你,節(jié)假日晚上也不讓人休息。”他的態(tài)度讓我如釋重負:“今天我不是跟您談工作來了,是專門陪您解悶的,您就是轟我我也不走。”
主任爽朗地笑著說:“你這個倔脾氣,跟我年輕時一個樣,今天咱倆就好好聊聊。”那晚我們聊了很久,當他聽說我畢業(yè)于一所名牌大學,又開過公司時,不由瞪大了眼睛,連聲說:“好樣的,以后有啥難處,盡管來找我。”那晚我不僅順利地拉到了來上海后的第一張保單,此后經他介紹,還交了不少新朋友。
后來一位女老總的女兒遭遇了意外車禍,我馬上趕到醫(yī)院看望小姑娘,并真誠地安慰那位女士說,您是李主任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您盡管安心為孩子治療,理賠的事交給我好了。盡管當時她并不是我的客戶,但事件解決后我們真的成了好朋友,她公司的職員也成了我的朋友,后來有十幾個成了我的客戶。做保險的辛酸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在烈日下奔走,在風雨中穿行,蚊叮蟲咬,受辱受折,個中滋味簡直難以言表。可喜的是,在近乎殘酷的激烈競爭中,我逐漸被摔打成了一個百折不撓的成熟男人。不到一年時間,自己就成了平安保險公司的王牌業(yè)務員,每月能拿到10000多元紅包,更得到了老板的賞識。
在合資公司“煉”成了真正的老板
人的命運有時像天空的云,真是變幻莫測。1997年初,我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在保險公司走紅時,會引起一家獵頭公司的注意,并最終被挖到了浦東一家中德合資企業(yè)。
這家企業(yè)實力雄厚,主要生產和經營紡織、化纖類產品。最初我被安排搞文案,但不久卻接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差事,到一家公司去追款。誰都知道如今的三角債是非常難要的,果然,我一次次信心百倍地出去,又一次次焉頭耷腦地回來。怎樣才能完成任務呢?忽然一個近乎惡做劇的想法在我的腦海中產生了。
第二天,我去街上雇了20多名民工,馬夾上寫著討債兩個大字,在那家公司門前排起了一條長龍,引得行人駐足觀看。保安看到這陣勢,趕忙跑過來干涉,雙方爭執(zhí)不下,保安只好向老總匯報。沒想到這老板挺橫,不僅不給錢,反而打電話讓警察來抓人。巡警了解情況后,見民工們并沒有什么過激的言行,一番勸慰后只得走人。就這樣,排隊行動一直堅持了3天,對方實在無法忍受了,只好結了那筆300多萬元的貨款。事后主管笑著稱這是中國式幽默,并隨之將我調進了公司十分看重的營銷部。
真正引起公司上層對我重視的,還是1998年在廣交會上的那次參展。當時我和公司一位外籍副總帶了一批被日本市場看好的沙袋參展。不料到廣州的第二天公司有急事,這位副總被指派去了香港,只好由我來負責這件事。緊鑼密鼓地布展后,我一時心血來潮,信步到別的攤位轉了轉,這一看便傻了眼,整個展廳同樣產品的供應商竟有七八家之多,最近的一家距離我們只有十幾步之遙。群雄逐鹿的嚴峻局面已形成,我一邊穩(wěn)住心神,一邊不停思考。
開幕后的四天里,稀稀拉拉接待了幾批日本客戶,他們非常喜歡我的樣品的質量,但一問起價格,他們扭頭就走。與公司商量后,我及時把價格做了調整,保持微利,不久一個叫渡邊的客戶在我的展位前停了下來,我們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洽談后,一下子點燃起了我的希望之火。但這是位精明的商人,他不僅親自用尺子精確量了沙袋的尺寸,甚至還抽出塑料扁絲測試了強度,然后吩咐他的女翻譯把我報價的全部內容詳細記錄在案。未了,他向我提出了兩個不算苛刻的要求:一、要我給他一份正式打印好的報價單;二、提供每十條一捆,每百條一包的沙袋包裝照片。他說第二天來取。
我馬不停蹄地忙碌開了,先請人打印了一份整潔美觀的報價單,接著打電話叫工廠連夜加班打包裝拍照,我告訴工廠次日將實物派人坐飛機直接送到我的攤位上來。我知道我的沙袋的價格不占優(yōu)勢,但以勤補拙,或許用我嚴謹的商業(yè)作風和高效的工作能獲得客戶的認同。
渡邊如約而至,我精心備好的資料使他驚喜萬分。當看到沙袋包裝實樣時,他一邊掏出相機照個不停,一邊不由自主在發(fā)出“喲西”,“喲西”的贊嘆聲。此時我以為水到渠成,他會提出定貨意向,哪知渡邊嘰里呱拉講了一通之后,女翻譯嫣然一笑告訴我:“渡邊表揚你哩,你前期工作做得不錯,但是否與貴公司定貨,我們還要轉轉再說。”
渡邊是個“老油子”,我猜想后幾天他們肯定會在相關的攤位頻繁地穿梭,周旋壓價。果不出所料,一天,渡邊的那位漂亮翻譯款款前來,朱唇微啟:“黃先生,我們對貴公司各方面都比較滿意,只是價格略高了些。”她將兩張寫在便箋上的報價擺在我面前。我飛快地掃了一眼,同行的報價低得令人咋舌。我沉住氣對她說:“按新資料做這活兒肯定虧。據我所知,國際市場原料已有上漲的跡象,況且,日本客戶對質量很挑剔,無端的降價只會以降低質量為代價,我不想我們的頭次合作給雙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聽完這話,小姐無奈地搖搖頭說:“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向貴公司定貨的概率可能就不會很大了。”
為期兩周的廣交會在忙亂中飛逝而過。在最后的一天里,按規(guī)定在下午五點撤館。除了廣州的代表外,不到三點,人們就歸心似箭,開始收拾樣品。看到自己僅簽了幾個小單,我的心里酸溜溜的。可在我要撤掉展位時奇跡發(fā)生了,不知何時渡邊已站到了我的身邊,他讓翻譯小姐告訴我說:“這幾天我們接觸了不下十家供應商,唯有你認真快捷地滿足了我們的前期要求。同時你的坦誠、敬業(yè)精神和處變不驚的能力也感染了我們。敝商社選擇合作伙伴,不但看重價格,更看重商業(yè)信譽。所以我們決定把定單給你。如果你對合作無異議,請簽上大名。”我睜大了眼,細讀了合同,定貨條件與我當初提出的報價單內容毫無二致,而且數量整整八百萬條,夠工廠忙活半年的。
打工期間,我始終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得嚴謹細致,大到促銷策劃,小到樣品布置,就連平時寄給客戶的信封都做到沒有一絲折痕。在這一年多時間里,我不敢說我的存在為公司增添了色彩,但至少可以說自己投入了全部的身心。僅從老板不斷給我加薪這一點上,就能看出自己的價值已得到了上司肯定。
更可貴的是在公司“留學”期間,我從上司和同事那里學到了好多東西,如如何抓質量管理、如何與人談判、如何激勵員工等等,真是獲益良多。1999年,我離開這家合資企業(yè),在朋友幫助下開了一家小公司,從此開始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商旅生涯。此后我的經營理念、營銷策略、用人原則等許多東西都源于我在這家企業(yè)一年里的所見所聞所感。如今我已是個資產超百萬的成熟老板了,想到當年自己畢業(yè)時的老板夢,我感慨萬千。經商不僅需要資金,業(yè)務網絡等的積累,更需要有先進的經營理念,而這種無形資產,絕非一個小個體經營主能接觸并積累的,你需要將自己置身于一個大的社會層面上才能獲得。
(趙光)
上一篇:工作都做不好,還談什么美好人生
下一篇:幸福不需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