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生氣,小心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現代女性的常見病了,筆者平時門診接待的就不少。月經不調其實是一個統稱,月經過多或過少、痛經、經期提前或延后、月經次數變多或幾個月都不來一次月經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器質性疾病,如子宮發育不全,以及寒冷刺激、內分泌失調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心情不好。在門診的統計總結中,這個原因可是“獨占鰲頭”。
都是生氣惹的禍
心情不好引起的月經不調,在中醫看來,就是生氣和抑郁影響了肝的疏泄功能,肝氣郁結引發了身體上的反應。肝氣暢達,沖任胞宮的氣血才會運行通暢,月經該來的時候就會來。生悶氣或者發脾氣,都會影響到肝的疏泄,使月經變得紊亂。而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后形成的,而卵巢分泌激素又受到下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制,經常生氣可影響到下垂體和下丘腦的功能,從而影響到月經的正常。所以,防止月經不調,保持好心情是重要的一條。特別是月經期間,要少生氣,也不要思慮過多,情緒上的起起伏伏都可直接影響到月經的出血量,甚至月經期的長短。
放松下來,月經也會好
既然月經不調跟心情的關系這么大,那就要從“心”開始進行調養。調節心情的方法很多,如聽聽輕音樂,聽聽自然的聲音,能讓心情放松,變得愉悅起來;看一些幽默的電影,也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心煩氣燥的時候可以去公園散步,什么都不想,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享受悠閑的時光,等等。總之,月經前后和經期的那幾天,盡量避開有可能讓你心情變壞的人和事兒。
辨證調理,和月經做“好閨蜜”
生氣引起的月經不調,雖然根源在生氣,但它表現出來的癥狀和證型卻不一樣,所以在調理上也要“辨證”,因人而異選擇“藥方”。
肝火旺盛:脾氣比較沖動、暴躁,動不動就生氣的朋友,容易因為生氣動怒而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使月經量變多、月經周期變長。這也是肝火旺盛的表現,人若肝火過旺,熱擾沖任,迫血前行,就會月經量多、月經提前。這種情況除了盡量少生氣,讓自己平靜下來,也可以經常喝菊花茶清肝火。喝菊花茶的時候,建議加點兒枸杞子,因為菊花性微寒,加點兒枸杞子能中和一下,長期喝也不會傷身,還有養肝明目的作用。也可以時不時按摩一下合谷穴。這個穴位很好找,就在虎口凹陷的那個位置。中醫認為這個穴位的用處很多,比如陰虛火旺導致的牙痛、眼睛紅腫、鼻出血、咽喉腫痛之類的,都可以按摩合谷穴來幫助消火。
合谷穴
肝陽偏亢,肝血不足:也有的人雖然愛發脾氣,肝火旺,但月經量卻不多,經期也比較短,這多半是肝陽偏亢、肝血不足造成的。中醫里強調陰陽和諧,肝血相當于肝陰,肝火相當于肝陽,有一分陰就有一分陽,陰虧一分,陽就相當于多一分,肝陰虧虛,肝陽相對旺盛。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滋肝陰、養肝血了。動物肝臟是養肝血的上品,月經量少、月經期短的女性朋友可以每周吃1~2次豬肝粥或雞肝粥。也可以喝烏雞湯,烏雞滋陰補血的效果不錯,而且湯湯水水的最滋潤人了。烏雞湯的做法也簡單:烏雞半只,姜片、大蔥、料酒、鹽各適量,紅棗5~10顆,枸杞子10粒左右。烏雞先放進鍋里煮開,去掉浮沫,再另起一個砂鍋,放入烏雞、紅棗、枸杞子和料酒、蔥、姜,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2~3小時,加鹽調味就可以了。
肝氣郁結:也有的女性朋友愛生悶氣,把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不說出來,這種是最容易造成肝氣郁結的了,而“氣為血之帥”,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于氣的正常推動,肝氣郁結則可使氣不行、血行不暢,停留而瘀。中醫里說“通則不痛,通則不痛”,血瘀的女性朋友來月經時,容易因為經行不暢而導致痛經。對于這種情況,調養重在“通”,讓氣血順暢地“跑”起來。食療推薦山楂紅糖飲,方法:生山楂肉50克,紅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沖入紅糖,趁熱飲用。紅糖是活血祛瘀的好幫手,搭配活血養血的山楂,調經作用不錯。不過,月經期間就先不要喝了,以避免出血量突然增多而產生不適。可在平時喝,每周喝的次數要遵醫囑。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經常生悶氣,可影響氣機的順暢,使氣的溫煦功能失調,導致寒的癥狀,而寒是痛經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寒加上血瘀,總是讓很多女性朋友一到要來月經的日子就苦不堪言。對于這種情況,可以經常吃益母草汁粥來調理,方法:準備鮮益母草汁10克,鮮生地黃汁、鮮藕汁各40克,生姜汁、蜂蜜各適量,大米100克。將大米煮粥,待米熟時,加入上述諸藥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益母草是“婦科圣手”,有溫煦身體、祛除寒證,以及滋陰養血、調經消瘀等功效。除了益母草的幫忙,體寒痛經、手腳冰涼的女性朋友,還可以艾灸肚臍。方法:艾條點燃后滅掉明火,然后對著肚臍2~3厘米的距離艾灸5~10分鐘。艾有調經的作用,配以火的陽,驅寒祛瘀的效果很不錯,而且肚臍上的神闕穴有回陽固脫、健運脾胃等作用,艾灸這個穴位,可壯陽氣、健脾氣,身體氣足了,溫煦功能恢復正常,痛經也就自然消失了。
以上只是筆者對部分月經不調的一些調養建議,具體應遵醫囑。
生活飲食小細節,都要注意
不論是哪種證型的月經不調,都要注意生活飲食上的小細節。
飲食應清淡、容易消化: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瘦肉等高蛋白質食物,這些食物有助于增加體力,幫助抵御各種讓你心情不好的因素,也讓你更有力量對付痛經。
月經期間要多吃蔬菜水果:但是記住不要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冷的水果,最好也不要吃涼性的瓜類。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進生血,有助于減輕因經血下行而出現的缺鐵癥狀。
忌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它們可影響氣血的運行,容易導致血瘀,影響經血下行,而且容易導致骨盆充血,加重患婦科炎癥的概率。
忌吃辛辣的食物:它們雖然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在月經不調而感到煩躁時吃,不僅會刺激腸胃,還有可能加重肝火陽亢、肝血不足的情況。
忌喝碳酸飲料:月經期間很多人會出現疲乏無力和精神不振的現象,這是經血下行而造成的鐵質缺乏,而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碳酸鹽,容易與體內的鐵質發生反應,從而加重疲乏的癥狀。
調經食療方:益母草煮雞蛋
益母草煮雞蛋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烹飪簡單,營養豐富,適用于月經先期有胸腹脹痛者。雞蛋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益母草可通過松弛痙攣狀態下的子宮、緩解炎癥等多種途徑起到抗痛經、活血化瘀的作用。益母草與雞蛋合用可起到行氣、養血、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可謂痛經患者的食療佳品。
做法:先將益母草擇去雜質,清水洗凈,用刀切成段,瀝干水。把雞蛋全部放入水中,逐一清洗凈。將益母草、雞蛋下入鍋內,加水同煮,20分鐘后雞蛋熟,把外殼去掉,再放蛋在此湯中煮15~20分鐘即成。
調經要穴:關元和帶脈
關元穴:延年益壽的神奇穴位
關元穴
關元穴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要穴,能夠溫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關元在道家和氣功中稱為丹田,看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功效是什么了,是關住我們身體里元氣的地方,所以對身體健康異常重要。那它跟調節我們的心情有關系嗎?一方面由于焦慮、抑郁狀態時氣機淤滯,不能很好運行,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存在氣的不足,因此按摩、艾灸這個穴位,把陽氣補養好,對緩解痛經非常有幫助。另外可以使氣運行舒暢,提升身體的舒適度,心情也會隨之改善。經常按摩、艾灸這個穴位有大補元氣的作用,因此是養生要穴之一。
帶脈:調經又瘦身
以肚臍為中心畫一橫線,以腋下為起點劃一條豎線,兩條線的交點就是帶脈穴。它象一條帶子一樣約束著縱行的經脈。按摩帶脈穴可以溫補肝腎,通調氣血,排毒養顏。經常按摩敲打帶脈穴可以通便、養顏,塑造小蠻腰,同時也可以緩解女性痛經、月經不調等不適。如果腹部著涼,很容易造成代脈的經氣淤堵。因此,平時多注意腹部保溫,少穿低腰褲、露臍裝,以免造成代脈淤堵。還可以每天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用手來回敲打帶脈穴,用力適中,最好能夠堅持每次100~300下,可以有效減少腹部贅肉。身材變好,心情自然隨之變好。
查一查,月經不調離你有多遠
什么是月經不調?從字面上看,就是月經不聽話了,包括月經的周期、經期長短、經量的多少發生異常。月經不調的癥狀主要為如下幾種。
·月經提前:平時月經周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周期縮短(少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這種情況就是月經提前。
·月經推遲:平時月經規律,突然出現月經來潮延后7天(35天)以上的情況,并連續持續2個周期以上,但經量正常,這種情況即月經推遲。
·經期延長:即經期延長,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才干凈。
·月經量多:經期每日的失血量多于80毫升,或者比以往的經量明顯增多,稱為月經量多。
·月經量少: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或經期縮短不夠2天,并伴有經量少的,都屬于月經量少。
·痛經:就是經期時小腹脹痛明顯,嚴重者可能伴有臉色發白、手腳冰涼、不能起床等癥狀。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上一篇:老思路難解新問題
下一篇:老板為什么要抽出時間和你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