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與人分享才能感受快樂
甘于分享是豁達,懂得分享是智慧。生活中一個懂得分享的人,就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心的人,他們是生活中知冷暖、知風雨的人。當我們分享美食時,就懂得了廚師的辛勞,分享豐收的果實時,就懂得了花開的過程和勞作的辛苦;當分享喜悅之時,就要懂得付出者的汗水和淚水。
在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伴侶,可以是朋友、愛人,他們與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的快樂和痛苦。分享是一種快樂,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面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懲罰。
從前,有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一次,在一個安息日,他忍耐不住,很想去揮桿,但根據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
可是,這位長老卻忍不住了,他偷偷地一個人到了高爾夫球場,想著打九個洞就好了。
這天,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個洞時,被一個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面前告狀說:“有一個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
上帝聽了,便答道:“我一定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
于是,奇跡出現了,從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每次都打出超完美的成績,幾乎都是一桿進洞。
長老興奮極了,連續打到第七個洞,都非常完美。這時,天使跑到上帝面前,問道:“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有懲罰?”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都是一桿進洞。因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于是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懲罰在哪里?”
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個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
天使很納悶:“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么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就如培根說的那樣:“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份快樂……”像故事中的長老這樣,即使擁有很好的成績,但是也不能說出來與人分享,只能自己一個人窮開心,這也是一種懲罰。
自私的人,心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相反,懂得與人分享的人,心中可以包容全世界。看看下面這個“橘子為什么會長成一瓣一瓣的呢?”的故事,看你會不會有一些新的感悟。
一個春天的下午,太陽暖洋洋地照在大地上。一對母女在街心花園里玩耍。小姑娘看上去三歲,一身鵝黃色的衣裙,頭上戴著一個大大的蝴蝶結,跌跌撞撞地跑來跑去,追逐著低飛的花蝶;年輕的母親則在旁邊的長椅上靜靜地坐著,微笑著注視著女兒的一舉一動……
由于長時間地跑動,小女孩頭上的蝴蝶結有些松動了,紅撲撲的臉蛋上也沁出了細細的汗珠。細心的媽媽看到了,心疼地叫道:“囡囡,快過來,媽媽幫你系系你那漂亮的蝴蝶結。”
小女孩聽了,一路蹦蹦跳跳到媽媽身邊,讓媽媽幫忙重新系好蝴蝶結。之后,媽媽又輕巧地把一個剝開的橘子放到她的手掌上,“先吃完這個橘子,然后再玩吧。”
小姑娘接過后,好奇地把這個橘子捧在手心里舉起來,對著陽光,瞇起眼睛來仔細地看。突然,她閃著疑惑的眼睛問媽媽:“為什么橘子是一瓣一瓣的呢?”
媽媽愣了一下,想了想,就笑著說:“你聽!這個橘子不是正在告訴你,‘我長成這個樣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我,而不是一個人自己吃哦!’”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接著,她就從上面掰下最大的一瓣,踮起腳塞進了媽媽的嘴里。然后,又高舉著那個橘子,跑向坐在不遠處的一對老夫婦……
懂得分享的人是幸福快樂的,就像故事中的這個小女孩似的,她將快樂掰成了好幾塊分給別人,讓他人也感覺到了她的快樂和無私。其實,分享是一種理念,一種雙向的溝通,彼此給予,是與他人共享快樂、幸福、思想、經驗……分享促人成長并走向成熟。
所以,當你找到快樂時一定要記得與別人分享,因為快樂是可以傳遞的,你播撒的種子越多收獲也就越多。可能是一本好書,一句幽默的話,一些有趣的電視節目,往往都會使你擁有一天的好心情。在分享快樂的過程中,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快樂也能碰撞出絢麗的火花,在每一次交流中我們都會收獲友情、知識,也收獲了快樂。
難怪有人說,分享快樂是一個人在社會的各種行徑中的制勝法寶,你如果是一個愛分享快樂的人那么你將在你的社會行徑中暢通無阻!
上一篇:慷慨大方并不會讓一個人因此而變得窮困
下一篇:懂得選擇性遺忘的人才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