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危急時我們會呆住:
當我們被“凍結”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當一輛車駛來,按照常理來說,我們應該下意識地拔腿就跑,畢竟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況,更多的人可能會僵立在原地,無法動彈。用俗語說就是“嚇傻了”。
在我們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比如威脅或其他危險,我們不是戰斗就是退縮,這是普通情況下選擇的態度。其實,這只說對了三分之二。現實生活中,動物,包括人類,一般會依照下列順序——凍結、逃跑、戰斗來應對各種苦惱和威脅。
由此可知,凍結是比較容易流露出來的狀態。邊緣系統使用的第一種防御戰略就是凍結反應。移動會引起注意,一旦感到威脅時立刻保持靜止狀態,這是邊緣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最有效的救命方法。
哥倫布中學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了兩起校園槍擊案,當時就有學生使用這種凍結反應來對付喪心病狂的殺手。很多學生雖然僅與兇手相隔幾英尺,但是他們通過保持靜止和裝死逃過了一劫。
在生活中,這種凍結反應常常是善意的。比如,一個人出門的時候忘了鎖門,當他匆匆地走在街上的時候,也許會突然停住,腦子里有一瞬間的念頭閃現,然后呈現恍然大悟狀后回去鎖門了。
其實,不管人類面對的威脅是來自一輛急速行駛的汽車,還是突發的暴行,或者突然想起的事情,那一瞬間的停止足夠讓大腦做出快速的評定。在現代社會,凍結反應已經被人們巧妙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有一家人正在看電視、吃冰淇淋,天色已經逐漸暗了下來,平時,這家人居住的地方很少人有來拜訪,忽然,門鈴響了。就在鈴聲響起的同時,無論是吃著冰淇淋的小弟弟,看著電視的媽媽和姐姐,還是正在翻找東西的爸爸,都停了下來,一齊看向門口。就在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瞬間凍結了”。
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瞬間凍結”的舉動呢?
原始人類橫跨了非洲大草原。那個時候,他們面臨著很多獵食者的威脅,這些動物跑得比他們快,力氣也比他們大。然而,他們最終生存了下來,就是因為大腦的邊緣系統,它為人類遠祖找出了彌補力量不足的方法。很多動物(尤其是大多數食肉動物)對移動非常敏感。而這種應對危險的凍結反應卻十分有效。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反應也可以稱為凍結反應。
當我們在面對危機、緊張等場面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屏住呼吸或只做淺呼吸。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應對威脅的方式,它可以放緩我們的氣息和運動。這也是我們下意識應對危機的反應。
還有一種凍結反應就是減少曝光率。我們在商場的監控錄像中發現了一個規律,小偷們通常會弓背彎腰,盡量隱藏自己。其實,這樣的舉動讓他們更顯眼,因為大多數人在商店里會很活躍,他們向上挺的動作多于向下彎的動作。通常,人們還會通過限制自己頭部的曝光率來達到隱藏自己的目的,如豎起衣領和低下頭,這被稱為“海龜效應”。
上一篇:中年男人的危機:中年男女精神追求有差異
下一篇:為何我們會說“當局者迷”:阿斯伯內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