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了就要及時糾正
張飛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驍勇善戰,武藝高強。他力大無比,在當陽橋上大吼一聲,就喝斷了橋梁,使河水倒流。他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英勇和探囊取物的機智讓軍中上下嘆為觀止。
可是,張飛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他對待部下過于嚴厲,小有過失,便重加懲罰。那些將士每日都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生怕自己栽到張飛的手上。有的受到了處罰倒也心服口服,但是時間長了也難免執法不公。有的也只能忍氣吞聲,心中是又氣又怕。
一次,張飛的人馬在公安駐扎的時候,他曾下了一條禁令:不準喝酒,違者罰五十軍棍。士兵們怕打屁股,都不敢喝,張飛自己也熬得難受。
一天,張飛到先主營商議軍事去了,有五個士兵,酒癮難熬,等張飛前腳走,他們后腳就溜進了酒店。
好些日子沒喝酒了,喝起來有滋有味也沒完沒了直到太陽西沉,他們才搖搖晃晃地走出酒店。回營路上幾個膽小的不住地嘀咕:
“弟兄們,今天的事一定要守口如瓶,要是讓張將軍知道,那可不得了!”
正在這時,突然聽見身后一陣冷笑,“哈哈!你們幾個奴才,好大的膽子!”說話的人正是張飛。
張飛臉色一變,喝道:“來人!將跪著的4個奴才,每人重打50軍棍,誰叫你們不敢作敢當呢?”
關羽死后,張飛為自己好兄弟的離去痛不欲生,旦夕號泣,常常拉著部將們借酒澆愁。平日他就特別嚴厲,喝醉之后,心情更加惡劣,一點不順心就對身邊的人加以鞭打,有的甚至被鞭打致死,軍中上下敢怒不敢言。
張飛為給關羽報仇,主動請兵討伐東吳。出師那一天,劉備勸說他:“我知道你脾氣不好,又喜歡喝酒,醉了之后什么也不知道了,動不動就隨便打人,事后,還要將那些人留在自己的身邊。”
劉備還說道:“現在你官高位重、權勢在手,你打了罵了,別人也拿你無可奈何,只好忍氣吞聲。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不定哪天你這個制人者就該受制于人了,這個時候你就大禍臨頭了。你一定要改改這個壞毛病!”
“他們那等下人如何能制得了我?”張飛將劉備的話當耳旁風。
“你要是長此以往,肯定會不得人心的!”劉備警告說。
張飛敷衍了幾句,并沒有往心里去。回到軍中之后,命令手下于三天之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將士為關羽掛孝,舉軍伐吳。帳下兩位末將范疆和張達一聽說只有三日的限期,估計了一下,回說:“三天時間恐怕太少,請寬限幾日。”
張飛聽了勃然大怒,呵斥道:“我說三日就三日!”
二人覺得實在是辦不到,連忙陳述理由:“我們說的是實情,三天實在是太倉促了……”
“難不成我說的就是虛情了?你們竟敢違抗我的命令!來人!”張飛下令將二人綁在樹上,各鞭打五十,并嚴令道:“三天一定要備齊,若超過時限,你二人的首級就懸于此!”
兩個人被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二人怒火中燒,回到營中商量對策。范疆說:“此人性如烈火,明天要是備不齊,咱倆的命是保不住了!”
張達說:“就算咱們備齊了保住了性命,恐怕日后也要死在他的亂鞭之下。與其讓他殺了我們,倒不如我們殺了他!”
兩個人計議已定,暗中等待時機。當晚張飛在帳中又同部將飲酒,大醉一場,臥于帳中,不一會就鼾聲如雷。范疆、張達二人半夜里各懷短刀,潛入帳中,瞅準機會將張飛亂刀刺死。一代名將,就這么窩窩囊囊地死在自己名不見經傳的末將手中。
過河的小卒就是車,不要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頤指氣使,一旦發現自己做錯了就要及時糾正。只有如此防微杜漸,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上一篇:選定方向堅持到底
下一篇:門德爾松坦誠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