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臥室里放這個,全家得癌癥”|訴諸恐懼
齊國有一個長相奇丑的女子,人稱無鹽。
一日,無鹽求見齊王。齊王見她丑陋異常,故意說道:“我宮里的嬪妃已經備齊,你想到我宮中,試問你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無鹽很坦然地答道:“我沒有什么特殊才能,只是懂一點隱語之術。”說完,她舉目裂齒,揮了四下手,拍著膝蓋,先后喊了四句:“危險了!危險了!”見此情形,齊王和大臣們都被嚇了一跳,同時又很好奇,想知道無鹽這隱語之術到底有什么絕妙之處?
在齊王的追問下,無鹽解釋說:“剛剛,我舉目是在替大王觀望烽火的動向,我裂齒是替大王懲罰那些不聽勸諫的人,我揮手是為大王趕走奸佞之徒,我拍膝是要拆除專供大王娛樂的漸臺。”
聽完無鹽的解釋,齊王又追問:“那你喊四句‘危險了’,又是何意?”
無鹽說:“大王您統治齊國,西有強秦之患,南有強楚之敵,大王又愛奉承之徒,這是危險之一;大王大興土木,高建漸臺,聚斂大量的財富珠寶,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這是危險之二;賢明之士躲在山林,奸邪之人立于朝廷,欲規勸者見不到您,這是危險之三;大王終日設宴游樂,外不修諸侯之禮,內不關心朝政,這是危險之四。”
齊王聽了無鹽的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不寒而栗。而后,齊王長嘆一聲:“無鹽的批判太深刻了,我的確處于危險之地。”之后,齊王納無鹽為后。在無鹽的輔佐下,齊王一改往日的懶怠,把齊國治理得井然有序。
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之一,也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直覺反應。當人類感到恐懼的時候,經常會做出一些可怕的或不尋常的事情。恰恰是由于這種天性,恐懼經常被一些詭辯者利用,以此強化自己的觀點,這就是訴諸恐懼。
不過,訴諸恐懼是一種邏輯謬誤,是利用威脅和恐嚇,迫使別人屈服自己的觀點,受到自己的掌控。但詭辯者訴諸的恐懼,是否真的與事實相符,卻是值得懷疑的。就像無鹽在勸說齊王的時候,故意用了四句“危險”,并逐條分析闡述,引起齊王的警惕和關注。雖說她分析得有些道理,可或多或少還是有危言聳聽之嫌。
訴諸恐懼的說服術,重在一個“危”字,就是刻意描繪危險,讓人感到恐懼,從而愿意聽信詭辯者的建議,以便解除“危險”狀態。詭辯者闡述的“危”,并非無中生有,而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只是詭辯者會適當地夸大其詞,渲染出令人恐懼的效果,以達到說服的目的。
下一次,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有人采用訴諸恐懼的詭辯法,或是我們在網絡看到這樣的言論,如:“這種食物比砒霜更毒,你還在吃嗎”“臥室里放這個,全家得癌癥”“如果你有孩子,不懂這一點很可能耽誤孩子一生”……一定要認真思考和辨別,汲取有用的內容即可,千萬不要被恐懼影響或牽制,給自己增加焦慮,或是做出違背自己意愿的、不必要的決策。
上一篇:“你說的千里馬,明明就是蛤蟆嘛”|模糊概念
下一篇:“大仙”們洞悉人心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