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吃苦,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決心
親戚家的一個遠方表姐生了小孩以后在家里做了全職媽媽,有一次聽爸媽說起她,說她老公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喝酒打人。表姐一開始的時候鬧著要離婚,自己又沒有生存能力,一個人帶孩子過不下去,左右為難,特別絕望。而那個表姐夫看著表姐每次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竟越來越肆無忌憚,變本加厲。當時的我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句話就問父母:“為什么會活不下去?就算有小孩,就算自己沒有什么技能,出去酒店刷盤子可不可以?有了錢以后再慢慢學習技能換更好的工作可不可以?”總之,我是難以理解表姐寧愿忍受家暴也不出去自己拼命努力生活。
父母說,她讀的書沒有你多,不像你懂那么多的道理。我卻認為,這無關讀書的多少,而是對自己的人生絕望得太過隨意。明知對方不可能做出改變,卻還是選擇充滿怨氣地在旁邊苦苦熬著,明知自己遇人不淑已經成為事實,卻還是選擇將所有的時間花在傷心落淚而不是奮力改變。明知現在的自己手握一副爛牌,哭哭啼啼不能改變分毫,卻還是不懂得翻身自救。擁有這樣坐以待斃的人生,你不絕望,誰絕望?
我們的人生都會有絕望異常的時刻,因為那時的我們太過年輕,也太過稚嫩。但是不論在什么階段,不論面對怎樣的困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狠下心來去吃苦學習。人生中的很多問題,解決方案無外乎賺錢積累財富,學習苦練內功。解決之后,你會發現,我們的人生好得很。
沒有人說努力一定就會成功。但我們卻能夠深信,只要肯吃苦,人生就一定能夠獲得自救。吃苦,吃很多的苦并不一定會把我們推上人生巔峰,但卻一定能夠將我們拉出人生的低谷。
今年回去過年的時候,遇到我曾經的初中同學曉紅,她的變化讓我驚訝不已。印象中她有一個常年癱瘓的父親和一個精神異常的母親。幼年時的很多事情我都已經記不清楚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她的母親精神病發作,沖到學校里來,非說她身上有妖氣,當著我們大家的面就拎著她的頭發把她拽走了,一路上都能聽到曉紅的哀嚎聲。還有一次,記得他家沒錢給她交學費,就看到曉紅自己用一輛破舊的自行車馱著家里的小米去街市上賣,來來回回推了好幾趟才賣出不多的學費出來。反正說來,曉紅在我眼中,從小就是一個命苦的孩子。
后來我們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去上了不同的高中,只有曉紅輟學沒有再上。后來,聽我媽說,曉紅回家去幫人家賣瓜賺錢養家糊口。轉眼,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今年回老家過年,我媽讓我去小區門口的水果店里買點水果,沒想到店主正是曉紅。我們互相猶豫地試探了半天,才確定了的確是彼此。曉紅現在比以前胖了有兩三倍,精神氣兒看著也很好,滿臉笑意,嗓門很大,熱情地招呼我挑店里的水果。
我們互相聊了一會兒說起各自的近況。她說她現在的日子已經好過了,自己有兩家水果店,都是自己買的商鋪,還有兩套住宅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都是在本市挺好的地段。她結婚早,現在已經有兩個小孩了。大兒子今年已經快要小學畢業了,小女兒也已經上一年級了。老公就在本市上班,朝九晚五,也算穩定。我開玩笑地問她是怎么發家的,她憨厚一笑,挺認真地回答我:“我能怎么發家呀,書讀的那么少,又沒有什么文化,家里也沒指望,還不都是一雙手沒日沒夜地苦出來的。”
她說,初中畢業以后,她就幫自己家親戚賣西瓜,摸到點門路之后就開始自己賣。每天早上兩點就起床出門騎車去批發瓜果,然后急急火火趕去早市去占個好位置,早市結束以后又跑去菜市場蹲點,蹲到下午三四點才回家,匆匆忙忙吃點飯,將家中所有的家務收拾妥當,照顧好父母,自己再睡一會兒覺,凌晨又起來去批發瓜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生活過了有三年的時間,就這么一點一點地攢了錢,慢慢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水果店,自己的老公和孩子以及有點像模像樣的家。曉紅說:“只要肯吃苦,就沒有過不好的日子。”特別樸實,也的確是真理。
確實,生活中的我們其實很少會走到無路可走的境地。我們大部分時候的絕望,都是一小半困難加上一大半矯情的結果。面試沒通過,就覺得人生絕望了。和父母愛人吵個架,就覺得人間太冷了。甚至周末加個班,就感嘆“這哪是人過的日子”。其實,說到底,只是將人間想得太美好,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太差。
王石曾經說過:熬過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最后終將會成為你的財富。而如何熬過去?關鍵看你有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決心。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如果你的人生一帆風順,那是老天垂青。如果身在苦中,其實也是本該承受。
因此,日子艱難的時候,前途渺茫的時候,收起矯情的玻璃心,逼著自己低低頭,努努力,狠狠心,去做以前不想做的事情,去付出以前不曾舍得付出的努力,終有一日,你會走出一條嶄新并順暢的道路,會看到一個更為強大的自己。
上一篇:學會世故,意味著在現實生活里會做人
下一篇:實現目標,關鍵在于及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