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伏地請罪
申不害是戰國時代有名的執法家,在韓國當了15年的宰相。有一天,國王韓昭侯憂心忡忡地對他說:“實行法制真是不容易呀!”
“這有什么不容易的?”申不害振振有詞地說,“執行法制,首先要賞罰分明,不徇私情,有功的人才給賞,有才能的人才就封官。而您呢?雖然制訂了法律,卻經常私下接受那幫親戚寵臣的請求,徇情枉法,卻要讓別人去執行法律,那當然就不容易了。”
昭侯紅著臉點頭說:“承蒙先生指教,從今以后,我知道應該怎樣執行法律了。”
過了一些日子,申不害的堂兄來到京城,想謀個一官半職。申不害就到國王面前說情,想討個官銜。
韓昭侯低頭不語,好一陣才說:“這好像不是先生一向所教給我的吧?我是違背先生的教訓,開個后門破壞法制呢,還是聽從先生的教訓,不開這個后門呢?”申不害聽了滿面羞慚,伏地請罪。
要實行法制,就不能徇私舞弊。但是,知法的人未必守法,制定法律的人不一定就不會犯法。要推行法制,取信于民,立法者與執法者就必須以身作則。
上一篇:田鼠與家鼠的不同
下一篇:窮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