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苦干,七分巧干
工作中做事不能只靠苦干,善于尋找捷徑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人們常說:一件事情需要三分的苦干,加七分的巧干才能完美。行事時注重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用巧妙靈活的思路解決難題,勝于一味蠻干。也就是說,“苦”的堅韌離不開“巧”的靈活。一個人做事,若只知一味下苦功,則容易思維僵化,若只知用巧,則難免缺乏“根基”。三分苦干加上七分巧干,才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
當亨利·福特還是一個少年時,就發明了一種不必下車就能關上車門的裝置。當他成為聞名于世的汽車制造商時,他開發了一種運輸帶,從而減少了工人取零件的麻煩。他又發現大多數裝配線高度不夠,工人不得不彎腰去工作,這對身體健康很不利,所以他堅持把生產線提高了約20厘米。這雖然只是一種簡單的提高,卻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許多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業績卻沒有多大提升,追根究底,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做事要將“苦”與“巧”有效結合。正所謂“三分苦干,七分巧干”,“苦”講究的是踏實付出,“巧”講究的是靈活地尋找思路。
人的智慧潛能是無限的,一個瞬間產生的想法,也許就會使企業的流程優化、生產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海信集團的李硯泉,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對日本三洋機芯進行了改造,之后又自己設計出改進過的電視主板,徹底代替了三洋的產品,為海信集團創造了很好的效益。
工作中不能缺少苦干的精神,但是在苦干了很長時間依然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工作方法錯了。苦干要建立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一味地蠻干只會導致失敗。舍棄一些無用的蠻干,用三分苦干加七分巧干來對待工作,在職業生涯上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
當今社會,一個人僅僅用辛勤的付出獲取回報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立足于人生的長遠發展,開拓思路,把握住“苦干”和“巧干”的分寸,用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引領人生走向輝煌。
上一篇:“扶起”落難的朋友
下一篇:不為錯過而遺憾,要為得到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