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杰作《漢書地理志》
班固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漢書·地理志》就是由他撰寫的。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不僅首創“地理志”之先河,對于研究西漢的礦產資源的開發情況,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班固自幼聰慧,9歲能誦讀詩賦,13歲時得到當時學者王充的賞識。公元47年前后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研究九流百家之言。公元58年,班固向當時輔政的東平王上書,受到東平王的重視。
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上書告發班固“私改作國史”。皇帝下詔收捕,班固被抓,書籍被抄。幸得其弟班超上書申說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將其書稿送到朝廷。
漢明帝了解情況后,很欣賞班固的才學,召他到校書部,任命他為蘭臺令史,掌管和校定圖書。蘭臺是漢王朝收藏圖書之處。
班固從私撰《漢書》到受詔修史,是一個重大轉折,對于《漢書》的完成是一個有力的推動。從此,班固不僅有了比較穩定的生活,有皇家圖書可資利用,而且有了皇帝旨意,使他著史的合法性得到確認。
《漢書·地理志》是班固根據公元2年的建制,以疆域政區為綱,依次敘述了103個郡國及所轄的1587個縣、道、邑、侯國的建置沿革。
在郡國項下,都記有戶口數字,把這些數字加起來,就能得出公元前10年的全國人口數為595.9萬人。這個數字雖不能說十分準確,但它卻是當時全國各郡縣戶口數匯總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這也是最早的提供全國人口數字的一部史書。
在縣、道、邑、侯國的這一項下,則根據地區特點,分別選擇有關山川河流、礦藏、物產、經濟發展和民情風俗等,各郡寫法體例一致,便于對比、查找,為今天研究歷史地理,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漢書·地理志》中記載了當時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資料,記載川渠480個,澤藪59個,描述了全國300多條水道的源頭、流向、歸宿和長度,是《水經注》出現以前內容最豐富的水文地理著作。
還記載有153個重要山岳和139處工礦物產位置分布情況,有屯田的記錄,有水利渠道的建設,有各郡國及首都長安、少數重要郡國治所及縣的戶數和人口數統計資料113個。是我國最早的人口分布記錄,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善的人口統計資料。
書中有陵邑、祖宗廟、神祠的分布,又具有歷史意義的古國、古城及其他古跡記錄,有重要的關、塞、亭、障的分布以及通塞外道路的內容等。
《漢書·地理志》中所記載的自然地理、經濟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軍事交通地理等內容為今天研究漢代的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上一篇:在自己的心里種花
下一篇:堅守住未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