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拖延是大問題
寶媽:我家孩子做事總是不緊不慢,還拖拖拉拉的。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明天再說吧”。現在的生活節奏這么快,孩子有這樣拖延的毛病,將來走到了社會上可怎么辦啊,能夠適應社會生活嗎?
孩子拖延是一個大問題,我們經常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也許事情看起來并不是很大,但是總是拖到明天去做,明天的事情又拖到明天去做,久而久之,事情根本得不到解決,還會浪費很多光陰。對于孩子來說,拖延看似是一個小的問題,但是時間如流水,說過去就過去了,到時候再去糾正孩子的拖延問題就為時已晚。孩子出現了拖延的毛病,一定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要堅決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毛病。
秋秋是一個性格乖巧的孩子,但是他有一個讓媽媽痛恨的壞習慣——拖延。秋秋做什么事情都不著急,總是不緊不慢地做,有的時候還會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這對于急性子的媽媽來說是非常不能容忍的事情。
七點半的鬧鐘已經響了很久了,可是秋秋仍然沒有任何動靜,早就準備好早飯的媽媽等了秋秋很久,見秋秋沒有起床,就叫秋秋起床。
媽媽:“秋秋,快起來,要遲到了。”
秋秋:“我好困啊,我要再睡一會兒。”
媽媽:“快起來,誰讓你晚上那么晚睡的,早上起不來。”
秋秋仍然是沒有動靜,媽媽忍不住了,掀起了秋秋的被子,將秋秋從床上拽了起來。并且大聲說:“趕快去洗臉刷牙。”
媽媽給秋秋找好衣服,放在了沙發上,對秋秋說:“衣服給你放在沙發上了,洗漱完了趕緊換上。”
秋秋慢吞吞地走向洗手間,開始洗臉、刷牙,時間過去了十分鐘,秋秋才從衛生間出來。他坐到沙發上,看到電視開著,就調到了動畫頻道,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動畫片。媽媽看到秋秋正在看電視,就催促秋秋:“你怎么還看上電視了,趕緊換衣服啊。”秋秋“嗯”了一聲,可是并沒有行動,仍然專心致志地看著動畫片,時間又過去了十分鐘。在這期間,媽媽催促了秋秋至少五次,每次秋秋都是嘴上答應,可是身體上沒有任何行動。這也觸碰到了媽媽的底線,她大聲喊道:“趕快穿衣服,我數到三,你再不行動的話,哼!一、二、三。”
媽媽的這句話終于把秋秋從動畫片中拉了回來,秋秋回過神來趕緊穿衣服。好不容易穿上了衣服,秋秋竟然又坐下看起了電視。在媽媽又一次地催促下,秋秋終于坐到了飯桌前,吃起了早飯。等到秋秋吃完早飯,幼兒園的校車早就走了。眼看著就要遲到了,秋秋突然想上廁所,媽媽生氣地說:“你早干什么去了啊?一早上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今天又要遲到了。”等到秋秋上完廁所,媽媽只好騎著自行車送秋秋去上幼兒園。
秋秋除了磨蹭之外,還經常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
放暑假的時候,老師布置了暑期作業,讓小朋友每天都畫一幅畫,來記錄一天的生活。
暑假第一天的時候,秋秋看了一天的動畫片,轉眼之間就到了晚上。到了晚上,媽媽叫秋秋吃飯,在飯桌上媽媽問秋秋:“今天的畫畫完了嗎?”
秋秋拿著一只雞腿,疑惑地問:“什么畫啊?”
媽媽:“老師不是讓你們每天畫一幅畫嗎?這都到晚上了,你的畫畫了沒有啊?”
秋秋不以為然地說:“原來是這個啊,等我吃完飯再去畫。”
吃完了飯,媽媽催促著秋秋去畫畫,秋秋一看表,動畫片馬上就開始了,就打開電視機,準備看動畫片。
媽媽看到后,就對秋秋說:“你不是說去畫畫,怎么又看上電視了?”
秋秋:“動畫片馬上就開始了,等我看完動畫片再去畫就好啦。”
媽媽:“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能拖呢,趕快去畫,一會兒動畫片演完了都九點鐘了,你就該睡覺了。”
秋秋:“不行就明天再畫唄。”
媽媽:“今天的事情怎么能拖到明天去做呢。把電視關了,趕緊畫畫去。”
秋秋:“我就看這集,看完這集就去畫。”
媽媽就去干別的事情了,可是等到媽媽把事情干完之后,秋秋仍然坐在那里看電視。媽媽說:“你畫完了嗎?怎么還坐在這里看電視?”
秋秋:“今天太晚了,我明天再畫。”
媽媽:“你總是這樣往后拖,看你到最后一天怎么辦。”
秋秋不以為然地說:“到最后一天再一起畫唄,這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到秋秋一副淡然的樣子,媽媽只能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專家解讀:
親切型的孩子做事情總是慢條斯理,這和他們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系。這樣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不緊不慢,不會有任何的緊迫感,不管別人多么著急,他們總是會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的確,拖延雖然看似是一個小毛病,卻是個大問題。拖延是會耽誤很多事情,就像案例中的秋秋一樣,因為早上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導致上幼兒園遲到,經常遲到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很不好的事情,長此以往會影響到學習;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到他人時間安排。如果小的時候家長們不糾正孩子拖延的毛病,長大之后就很難改正。
親切型性格的孩子,如果采用強制的方式去糾正的話,經常會產生兩個極端,一個是你不讓我這么做,我就偏要這么做,和你對著干;一個就是被家長嚇得膽小謹慎,做事情唯唯諾諾的,對家長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到親子關系。所以,在糾正孩子拖延的毛病的時候,家長們要采取一定的技巧。
在糾正孩子拖拉的毛病的時候,家長們最好是采用溫和的,以鼓勵為主的方式,結合科學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例如,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孩子在這個時間完成的話,就給孩子一定的獎勵,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也不要對孩子發火,適當地給孩子一些寬限,爭取讓孩子把事情做完,這樣循序漸進,孩子會漸漸體會到“今日事,今日畢”的樂趣,也會慢慢改掉拖延的毛病。
給家長的話
內向型的孩子心思都是比較細膩的,家長們在糾正這類孩子毛病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激進的方式,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給他們心理造成影響。有的時候,家長只要點到為止就可以了,他們就會明白怎樣去做,千萬不要說得過于嚴重,那樣會加重他們自負的心理。
上一篇:對抗誘惑,只有意志力還不夠
下一篇:開放心態,主動結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