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是自我的覺醒。淡定的是能自覺的人,淡定的人所表現的沉穩、自信、果斷的人格特質,都是來自自覺的勇氣。人貴自知,人貴自覺,每個人都要能了解自己的性格與能力,每個人也要能自我省察,不逾規矩。
淡定是一種功夫,這種功夫來自自覺的修養。人只有透過不斷自覺的修養,才能給自己的人生設立明確的方向,才能修正、調整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不會走偏路徑,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具有周全的人格涵養。
自覺是坦誠、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命,了解人在天地間的局限,而如何能在有限中突破困境,追求無限。人生是有限的,我們只有有限的生命、有限的體力、有限的財富,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竭盡所能,追求有限里的無限,而不能奢望無限里的無限。夸父逐日的神話,正是說明人力的有限,夸父渴死的結局,說明人只能做人力所及的事。人生的痛苦,往往是因為除了管自己的事,還想去管別人的事、老天的事,想管的事太多,能管的事太少;想管而管不了的時候,就會有煩惱。淡定的人自覺,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別想要去管別人的事、老天的事。管的事少了,人就輕松;管不到的事不用操心,人就自在。
人生雖然是有限的,每個人手中仍然持有一些籌碼。我們雖然不是擁有很多,但絕對不是一無所有。我們都可以有一些作為,除了安頓自己,而且還有使命與責任。人生的自覺,很重要的就是體悟到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人除了與其他動物一樣追求生存的本能,人類有智慧、能思考、能判斷、能創造、能群體合作互助。人的自覺,除了體悟自我存在的價值,也了解尊重別人存在的意義。人在群體社會中,如何完成自己的職責,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這是人在自覺之中,隨時要省思的課題。換言之,利己與利他的思想,是提升生命價值的重要指標。
反省是進步的動力。《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人謀”與“與朋友交”,都是指人際關系;“傳不習乎”則指學業的學習,屬于自修方面。其實,人每天要反省的事情,是多方面的。我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林林總總,對與不對都應該逐一檢討,好的繼續保留,不好的就要改善。成功不是一個定點,而是不斷努力的過程。努力增加優點,努力減少缺點;努力增加助力,努力減少阻力。
反省要有勇氣,反省要有信心。很多人個性懦弱,因循茍且,明明知道自己有缺點,卻沒有勇氣去面對;遇到困難、挫折,也沒有勇氣接受挑戰。問題不會自動消失,問題只有解決之后才會消失。小問題沒有解決,就會累積成為大問題而更難解決。所有的大問題,原來都只是幾個小問題,因此建立行動的勇氣,是自我覺醒的重要環節。
自我覺醒,不全是錯的事、不好的事,有時也是對的事、好的事。對于對的事、好的事,我們要有信心擇善固執。即便有時別人有不同的想法或看法,我們也不要人云亦云,跟隨別人的腳步起舞。自覺的意義,就是要有無比的勇氣堅持做自己,不輕易妥協,自覺是察覺自我生命的尊嚴。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都很有學問,都很美貌、健康;人性的尊嚴,不因財富、學問、美貌、健康而有差別。人性的尊嚴,來自自我的覺醒、自我的抉擇。自信的人,令人尊敬;自卑的人,被人瞧不起。
生命是一連串的挑戰,每個人都應該勇敢承擔,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被誤解、被污蔑、被欺凌。生命的勇士在奮斗的過程中,總要歷經坎坷難行的路,也許得不到安慰與鼓勵,也得不到肯定和贊賞;相對的,可能是令人難堪的指責、批評、挑剔、嘲諷。自覺的人有勇氣與信心,朝著既定的目標奮勇前進,堅持到底,不輕言放棄。
放棄只是一句話,堅持是一輩子的事。自覺的勇氣,是對生命缺憾的理解。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缺口,我們要給生命的缺口找出口。人生的出口,在于自己的蛻變,自己的蛻變從自覺開始。
人生的底線可以不斷放寬拉長,但不要自我設限。雖然人生是有限的,可是因為人類有智慧、肯學習,而且能不斷自我覺醒,所以可以不斷求進步,增長經驗、技能。不是每個人都長得漂亮,可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得漂亮,人生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活得更好。沒有人可以限制自己的成就,除非自我設限。
生鐵百煉成鋼,人生也是如此。淡定的人沉穩、自信、果斷,在自覺中不斷提醒自己、激勵自己,培養自己的能力,堅持百忍。淡定的人也是透過自覺的修養,明白人是靠自己救助自己,自助然后有天助,所以不會擺出一副可憐模樣,等待別人施舍、救助。人生沒有退路,只能勇敢向前,自覺的勇氣讓淡定的人知道人不是活著就好,要活就要活得很好。而如何才能活得很好呢?運勢如風,有好有壞,要靜觀其變。淡定的人不貪無求,學會放下,減少生活與工作的壓力,所以能活得快樂自在。
上一篇:淡定是自由的心志
下一篇:淡定是舍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