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齊白石潑墨贈詩畫 毛澤東送去潤筆費
——毛澤東與齊白石書畫結友誼
齊白石:1863—1957年,湖南湘潭人,晚號白石老人?,F代書畫家、篆刻家。早年為木匠,后結交當地文人,學習繪畫、詩文、篆刻、書法,靠為人寫照、賣畫、刻印為生。后定居北京,專業賣畫、刻印。擅作花鳥魚蟲,筆墨縱橫,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熱烈。論畫有“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的見解。新中國成立后,書畫、篆刻活動日見勤奮,能詩能文。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澤東和周恩來為籌備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日理萬機。正值此時,齊白石收到了毛澤東的一封親筆信,字里行間充滿著敬老尊賢的謙和之情,信中還邀請齊白石以無黨派人士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家大事。白石老人高興得一夜沒有合眼,不久他就應邀出席了周恩來主持的各界人士招待會。
1950年初夏的一天,毛澤東還把齊白石老人接到中南海,兩人做了數小時的敘談,一起品茶賞花。毛澤東告訴他,政務院將聘請他擔任文史館員。齊白石平時很少飲酒,席間他高興地喝了好幾口葡萄酒。回到家中,老人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把每一個細節都告訴了家人:“毛主席和我口音一致,每個字都聽得入耳,十分親切……”
齊白石作品
為了感謝毛澤東的知遇之恩,1950年國慶前夕,齊白石從自己珍藏多年的國畫精品中,選出了一幅立軸《鷹》和一副對聯贈給毛澤東,對聯寫道:
海為龍世界;
云是鶴家鄉。
這副對聯是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石如的作品。白石老人欣賞這副對聯的意境,于1937年7月手書此聯用于個人收藏,這次白石老人特意在原作上加上了“毛澤東主席,庚寅十月齊璜”及“九翁齊白石藏”的題款。從這副對聯書寫的時間分析,當時我國正處于抗日戰爭初期,國內形勢風起云涌,仿佛波濤洶涌的大海,形勢嚴峻,所以白石老人借這副對聯來表達自己當時的一種心境。他將當時的形勢形象地比喻為“海”。“龍”則是古代傳說中能興風作雨的神異動物,能飛擅水,人們常以“龍虎”比喻豪杰之士。在這里,白石老人暗指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當時,敵我雙方力量懸殊,而我黨我軍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導下,英勇善戰,頑強抗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正如蛟龍戲水。然而,當時條件所限,不便渲染,白石老人用“海為龍世界”熱情謳歌了我黨我軍。
毛澤東給齊白石的信手跡
下聯:“云”指云天、高空,這里白石老人借以比喻當時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沒有戰場的后方;“鶴”指清高之士,即未出仕的有名望的人,這里白石老人指自己。在北平解放前夕,他就多次說“已卜余年見太平”,堅持留在北平,等待人民革命的勝利。但是,在1937年白色恐怖籠罩中國的時期,因為年歲已高,又身在白區,已不可能挺身與敵人展開針鋒相對的抗爭,所以只能似閑鶴一樣在空中悠游,所以發出了“云是鶴家鄉”的嘆息。
縱觀全句,白石老人眼見著革命形勢風起云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艱苦的環境里與敵人殊死斗爭,深受鼓舞,而嘆惜自己只能在“安靜”的環境里賦閑,流露出老人同情革命、敬佩毛澤東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情感,也表現出老人為自己年齡已高,失去參加斗爭機會的惋惜之情。
可以說,這副對聯雖出自清人鄧石如之手,但卻在這時準確地表達了白石老人對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一片誠摯真情,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白石老人的心境。
毛澤東收下白石老人的禮物后,很是感動,并認真收藏起來。派人給齊白石送去了一筆豐厚的潤筆費,以示酬謝。
上一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珴蓶|摘句贈紅線女》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遇知音華羅庚賦詩·感真情毛澤東回信——毛澤東與華羅庚》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