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仇(qiú)
242 仇(qiú)
【尋根溯源】
仇姓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出自九吾姓。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吾氏。夏代時,九吾氏為諸侯,商代立國號為“九”,商朝末年,紂王殺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不少人加入人字為仇姓。二是源于子姓。春秋時宋國大夫仇牧之后,其子孫以祖字為氏。仇姓為春秋時宋國大夫仇牧之后。仇牧為在蒙澤(在今河南省商丘東北)被殺的宋緡公報仇而討伐宋萬。宋萬在自家宅門外與仇牧展開一場惡斗,仇牧被宋萬摔死。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為姓,稱仇氏。此支仇氏望出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三是出自侯姓所改。南北朝后魏時,有中山人侯洛齊,本為侯姓,后為仇氏養子,故改仇姓。太武帝時,他以平涼州功高,拜為內都大官,其后漸成望族,成為中原仇姓一支。此支仇氏望族居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變遷分布】
仇姓最早居住在今河南東部地區。仇牧為護君而遭殺害后,為避免被斬草除根,仇氏四散他鄉。漢唐之間,在平陽郡(今山西臨汾)形成仇氏望族,以南陽為堂號。宋代以來,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甘肅、天津、上海、湖南、江蘇等地均有一定分布。
【名人薈萃】
仇覽:漢桓帝延熹年間河南考城人,高節懿行,備受后世景仰。
仇博:宋代名人。他聰穎博學,13歲時作的《至樂堂記》,得到文壇領袖蘇軾的稱贊,嘆曰“后生可畏”。
仇遠:元代儒學教授、詩人、詞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著有詩集《金淵集》、詩文集《山村遺集》等,與白斑齊名。
仇英:明朝著名畫家。號十洲,太倉(今屬江蘇省)人。提起“仇十洲”(仇英)的大名,只要對國畫略有涉及的人,就沒有不知道的。他是中國畫壇上的“明代四大家”之一,善于臨摹宋、元名筆。其筆下的人物、鳥獸、山水、樓觀、旗輦、車容之類,無一不秀雅鮮麗。他畫的仕女,神采生動,被譽為明時工筆之杰。因此,數百年來仇十洲的每一幅作品,人們幾乎都奉為瑰寶,爭相收藏。
仇兆鰲:明末清著名學者。甬江(今浙江省寧波城區)人。代表作有《四書說約》、《杜詩詳注》、《周易參同契》集注和《悟真篇》集注。《杜詩詳注》是他以二十多年的時間編著成的書,他對這部書,用力甚勤。其網羅之廣,引證之博,幾乎包括了他以前的一切著作,是一部具有集注集評性質的鴻篇巨制。
上一篇:百家姓《寧(nìng)》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尹(yǐn)》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