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郟(jiá)
317 郟(jiá)
【尋根溯源】
郟姓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地名為氏。西周成王之時,天子定鼎于郟(今河南郟縣),當地居民便以地為氏。二是出自春秋時期的鄭國,以地名為氏。鄭國的大夫郟張,因為他的祖上受封于郟這個地方,于是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三是出自羋姓。羋姓為春秋時期楚國的王族。楚國有楚共王審,他的孫子叫做員,字敖,被立為王。后來敖被他的季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圍殺害。他被殺害以后葬在郟,稱為敖郟,他這一支的子孫就以郟作為自己的姓氏。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的中部活動,并在鄭州附近形成望族。漢唐時期,南下的郟氏在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帶)形成另一支郟氏名門望族。宋代以后,在東南地區也有郟氏居住。當今分布范圍較廣,但人口數量不多。
【名人薈萃】
郟亶:北宋著名水利學家。出生于農家,作自幼酷愛讀書,識度不凡,嘉祐二年(1057)考中進士,授職未任。終日跋涉于野外,從事農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跡。他的治水主張被宰相王安石采納和賞識。為了更好地總結前人治水經驗,他還實地考查了太湖地區治水的歷史,考察了260多條河流,結合自己治水的親身體會和設想,撰寫了《吳門水利書》4卷。官至太府寺丞,后卒于任上。
郟僑:宋代將仕郎,很有文才,被王安石所看重。
郟倫逵:清代著名畫家,號“鐵蘭道人”,擅長于畫山水墨蘭,在當時名震一時。存世的作品集有《白雪山房集》。
上一篇:百家姓《冀(jì)》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浦(pǔ)》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