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虛榮心作福
季先生語錄:
……我從自卑到自信,從不認真讀書到勤奮學習,一個關鍵就是虛榮心,是虛榮心作祟呢?還是虛榮心作福?我認為是后者。
談到虛榮心,人們常常持以否定的態度。似乎每件事,只要一涉及虛榮心,就會變得不光彩。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說,不能做一個貪慕虛榮的人。其言下之意,就是我們應當做一個踏實、誠懇的人。而講到學習,更是如此。學是為自己而學,為了求知而學,而不是為了榮譽而學。如果努力與付出都是奔著名利榮譽而去的,那就是虛榮心作祟的表現。更惡劣的情況是,為了獲得榮譽而作弊、抄襲、剽竊等,這更是虛榮心作祟的表現。自然,這對個人來說,沒有多大的好處。可能暫且能沾上榮譽的光,但是,這樣名不副實的光環,不會經久不衰,相反,可能會“見光就死”。
從心理學上來說,虛榮心是一種常見的心態,當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或自尊心過強時,就可能會產生虛榮心,以滿足自己內心的某種渴望,或是為了吸引周圍人的注意,進而掩飾自己內心的缺陷。虛榮心既有物質上的虛榮心,也有精神上的虛榮心。不論是哪一種,似乎都有嘩眾取寵、招搖過市的意味。虛榮心過剩,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危害,比如物質上的攀比,結果導致“打腫臉來充胖子”的后果。更有甚者,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可能會偷梁換柱,欺世盜名。而精神上的虛榮心過剩會產生更嚴重的后果,輕則對他人表示羨慕、嫉妒,或是恨,重則會犯下殺人放火的滔天大罪。誠如柏格森所說: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如此看來,虛榮心的確是有害無益的。在生活中是如此,在學習上更是如此。但是,季先生對虛榮心卻持以別樣的態度。季先生認為,虛榮心不見得都是不好的。相反,虛榮心也有好的一面。
“虛榮心恐怕人人都有一點兒的,我自問自己的虛榮心不比任何人小。我屢次講到,我幼無大志,講到自卑,這其實就是有虛榮心的一種表現。如果一點兒虛榮心都沒有,哪里還會有什么自卑呢?”在《虛榮心作福》一文中季先生如是說。可見,虛榮心的好處之一,便是讓人充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不能把虛榮心當成一面放大鏡,無限地擴大自己的缺陷,否則容易導致過度的自卑心理,這對自己的學習可能難以產生促進作用。試問,一個過于自卑的人,拿什么底氣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便是課堂上回答一個自己明知道答案的問題,也可能會因緊張過度而回答得含糊不清。
“然而就是這一點兒虛榮心,促使我在學習上改弦更張,要認真埋頭讀書了。”季先生常說自己“幼無大志”,而從這句話中,我們卻看到一個立志要埋頭讀書的季先生。而促使季先生改變的,不是別的,正是他“這一點兒虛榮心”。由此看來,一定程度的虛榮心,還是有好處的,它能促使人端正態度,以便取得進步。
當年季先生在北園高中讀書時,起初蝦和蛤蟆對他來說誘惑力比書、比學習大。在一年級第二學期結束時,校長王壽彭要公然表彰各班的狀元。當時,全年級六個班,只有季先生這個狀元符合校長的頒發獎狀的要求,因此,季先生得到“狀元公親書的一個扇面和一副對聯”。這是季先生從未獲得的榮譽,它來之不易,也讓季先生感到非常光榮。但是,轉念一想,要是下學期考不到第一,就很沒面子了。而恰恰就是“這一點兒虛榮心”,讓季先生立下了“埋頭讀書”的志向,自此,不再想著蝦和蛤蟆,而是認真地學習了起來。
如此看來,虛榮心也并非完全是不好的,“一點兒虛榮心”對學習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它能給人以動力。比如說,“我下學期想拿一等獎學金”,一旦有了這樣的愿望,真正腳踏實地的人,便會一改過去懶散的態度,認真地去學習,以便實現這個愿望。所以說,虛榮心既可以作祟,也可以作福。
那么,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就應當如季先生一樣讓虛榮心作福,而不是讓虛榮心作祟。不僅在學習上如此,工作上,生活中,乃至整個人生中,都應當如此。這才是智者所為。
上一篇: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下一篇:要謙虛,不要虛偽與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