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想得開”
季先生語錄:
你現(xiàn)在還太年輕,不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不如意,有大有小,要緊的是要想得開。我了解的人生是,活著,就得有工作,就得有煩惱,畢竟我們活著的地方不是天堂,現(xiàn)在有些人想不開,去自殺,沒有必要。我都活到快100歲了,就是因為想得開。
人生是一條路,路上有鮮花,有嫩草,也有荊棘。生命是一朵花,會含苞待放,會綻開,會凋謝。生活是一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不論現(xiàn)在天有多陰霾,總有放晴的一天;不論現(xiàn)在的夜有多黑,都有天亮的時候;不論暫時的路多么泥濘與坎坷,總有平坦的時候。
這都是人世間的常態(tài)。但是,很多時候,遇到一時的阻滯,我們會想不開,會覺得天無明日,生命沒有了價值;會放棄自己,會放棄生活,甚至?xí)艞壣T俨蝗唬涂赡茉诔翜S中沉醉不醒。這都是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此,季先生勸誡人們,要“想得開”。
季先生說:“我最近想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做:‘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人類歷史5000年,我活了快100年,算起來也在人類歷史中占了五十分之一。近100年中,我最滿意的是眼前,我們國家現(xiàn)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以前從沒有過。解放前就不要說了,解放后有一陣也很難說,可現(xiàn)在的發(fā)展就很不一樣了。我們要知福。”
從季先生的這句“我們要知福”中,可以看到季先生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想得開。一生中,不如意之事,季先生比我們遭遇的多得多,但是季先生能想得開,所以他快樂、充實、大有成就,所以他長壽。而這,不也正是我們每個人所希望的嗎?
因此,要知道,人生需要“想得開”。
當(dāng)然,想得開并非是對任何事情都報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比如,明知道自己生病了,也不及時進行治療,以為生病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認為應(yīng)當(dāng)想得開,結(jié)果導(dǎo)致發(fā)生不該發(fā)生的事。事實上,這并非是真正的“想得開”,而是不珍惜生命、愛護自己的表現(xiàn)。
想得開,是一種辯證思維。見此,也能見彼。從無能見有,從非能見是,從死能見生,由近能及遠,自失能知得……例如,季先生所說的“我們要知福”,就是由無見有、自失能知得的想得開的表現(xiàn)。
的確如此,生活中,我們看似一無所有,可是又似乎擁有很多。相信很多女性朋友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衣服很多,可是卻總是覺得沒有衣服穿。每次打開裝得滿滿的衣柜,卻喊著:“啊,沒衣服穿!”人生中,很多時候,在很多方面,人們可能都會有類似的感覺。
例如,有家的人說家不幸福;沒家的人說自己一無所有,想要有個家。有錢的人說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凌亂,只有錢,沒有愛;沒錢的人說家里沒有錢,再幸福又能怎么樣呢?
再如,祖輩一餐能吃上“白的”就是幸福,現(xiàn)如今,吃什么都覺得不幸福;父輩只要能穿得暖就覺得幸福,現(xiàn)在,一定要穿哪個牌子的才幸福,穿不起,就苦悶……
以上種種都是“不知福”的表現(xiàn),也是輕度想不開的表現(xiàn)。人若總是這樣,就難免會不快樂。所以,要“知福”,要想得開。可能你是一個漂泊天涯、沒有家的人,但是,要看到,你身邊可能有很多很多情同手足的朋友,這也是一個家。
可能你的家中常常會有一些小吵小鬧,但是一家人過日子,要知道,這也是一種幸福。有錢的人,有錢,可以去做很多有意義的事,可以隨心所欲地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比起沒錢的人,在物質(zhì)上,更有選擇的主動權(quán),這也是一種幸福。而沒錢的人,一家大小其樂融融,是人生難得的溫馨,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因此,何必為某種不足而抑郁而悲傷呢?若是為此想不開,就更不應(yīng)該了。須知,人生需要想得開。
再有,人生中,總是難免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與打擊。但是有的時候,人們難以做到豁達,難以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難以“想得開”,也就是說,想不開。比如說,你可能是一個從擁有億萬資產(chǎn)到一無所有的人,可能會因完全破產(chǎn)而想不開,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了,完全垮了。其實不必,要知道,因禍可能得福,你可能失去財產(chǎn),甚至全部財產(chǎn),但是你也可能因此換得一身輕松,你的生活可能將會是一番新的樣子,而這番新樣子,可能就正好是你期許中的生活的樣子。
所以說,人生需要想得開。想得開的人,才能獲得一身輕,才能以豁達的態(tài)度與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才能感知生活的美好,才能活得快樂。要使自己想得開,我們可以學(xué)學(xué)以下這些人的做法:
有一位女子對她的閨蜜說:“將來我的丈夫,如果他很懶,說明他有更多休息的時間,那么他會是一個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人;如果他長相不好看,而且性格又比較內(nèi)向,說明他不容易紅杏出墻;如果他沒有很多的錢,但他的為人、他的脾氣性格可能很好。”
有一位知名導(dǎo)演拍了一部電影,拿到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去比賽,結(jié)果落選了。但這位導(dǎo)演卻說:“輸給李安不算輸。”他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李安是華人導(dǎo)演中唯一一個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獎”的人,他還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jié)大獎。因此,這位導(dǎo)演認為,輸給李安,雖敗猶榮。
人生中,不如意是難免的,這也是缺憾人生的表現(xiàn),但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懂得,人生要知福,更要想得開。因此,我們應(yīng)當(dāng)向季先生學(xué)習(xí),正視人生中的缺憾,做一個凡事能用豁達的態(tài)度和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的人,這樣才能做一個想得開的人,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上,才會懂得知福,懂得珍惜。
上一篇:人生自有真情在
下一篇: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