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騎士制度而產(chǎn)生的封建貴族的世俗文學。騎士制度是中古時期歐洲封建制度的產(chǎn)物。封建國王和大領主為了爭奪領地而經(jīng)常交戰(zhàn),于是騎士應運而生。他們?yōu)轭I主作戰(zhàn),有功者可以從領主那里受封并得到采邑,成為享有世襲特權的階層。八次十字軍東征提高了騎士的社會地位,十二世紀出現(xiàn)了騎士團。騎士從小就練習乘騎和武術,十四、五歲就做領主們的騎士侍從,受各種軍事訓練。受訓合格即舉行莊嚴的儀式,從此身著甲胄,加披紅背心,不惜生命去參加各種冒險事業(yè)。騎士的主要道德信條是忠君(領主)、護教、行俠、尚武;他們把這些看作高于自己生命的榮譽。騎士還要效忠于自己的女主人(領主夫人),把女主人奉為圣母一般,盡保護之責。他們?yōu)轭I主和貴夫人去冒險,去立功,以爭取最大榮譽,這就是“騎士精神”。反映騎士的生活、理想,描寫騎士的冒險事跡、頌揚騎士精神的作品,就是騎士文學。騎士文學的基本內容是騎士的愛情和冒險故事,宣揚美化騎士精神。騎士文學站在擁護基督教與封建領主立場,貫穿封建思想與基督教精神。但其中如熱愛民族、保衛(wèi)國家、濟困扶危、鋤強扶弱、保護婦女、尊敬老人等道德觀念,以及肯定與禁欲主義、出世思想格格不入的塵世幸福、作品中多多少少反映出來的勞動人民的貧困不幸、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壓榨、十字軍戰(zhàn)爭的非正義性等內容都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所以騎士文學中的一部分也有某些人民性。十二、三世紀是騎士文學的繁榮時期,以法國為最盛。騎士文學有抒情詩和敘事詩兩種,故又可分為騎士抒情詩和騎士宮闈傳奇。騎士抒情詩注意心理刻劃,語言形象,詩律新穎,其典型代表是普羅旺斯抒情詩,即指十一至十三世紀流行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方的騎士抒情詩,最著名的有《破曉歌》。騎士抒情詩對后來歐洲詩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騎士敘事詩分為古代系、不列顛系、拜占廷系。敘事詩往往以兩個騎士為中心人物,以他們的冒險經(jīng)歷為故事線索,組成長篇故事,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對人物肖像及內心活動有細致描寫,為近代長篇小說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但故事完全是虛構的,反映的生活面也狹窄。著名的騎士傳奇有《特洛亞傳奇》、《亞瑟王及其圓桌騎士的故事》等。
上一篇:駱駝祥子
下一篇:高乃依與《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