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者紀君祥,一作紀天祥,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不詳,約與李壽卿、鄭廷玉同時。著有雜劇六種,現存《趙氏孤兒》一種及《松陰夢》殘曲。
《趙氏孤兒》取材自《史記》,寫春秋時晉國大將軍屠岸賈專權,殘害忠良,殺了上卿趙盾一家三百余口,只有一個不到半歲的嬰兒為門客程嬰所救。屠岸賈知道后,下令將晉國一月以上半歲以下的嬰兒全部殺盡,以絕后患。為救晉國小兒,保存趙氏遺孤,程嬰與公孫杵臼設計,以程嬰之子代之。程子被戮,公孫杵臼觸階而死。二十年后,趙氏孤兒長大成人,經程嬰點破,為趙家報了仇。這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場忠奸斗爭。但是這場斗爭聯系到廣闊的社會面,許多仁人志士為趙家獻身,從而肯定了為正義而自我犧牲和向邪惡勢力復仇的精神。同時也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顛倒黑白、兇殘無恥的嘴臉,說明為非作歹的權奸,盡管可能得逞于一時,卻終究逃脫不了歷史的懲罰這一真理。這是一部馳名中外的大悲劇。1735年即有法文譯本,后又轉譯為英文,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
上一篇:趙樹理的《三里灣》
下一篇:超現實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