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格奧爾格·亨利希·福爾馬爾,德國社會民主黨右翼首領(lǐng)之一。生于慕尼黑一個官僚家庭。普法戰(zhàn)爭時期,作為士官學校的學生參加了巴伐利亞騎兵團,在布盧瓦受重傷。后僑居巴黎和蘇黎世,研究社會和政治科學。70年代中期,開始參加社會主義運動。1877年4月,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1879年9月-1880年1月,擔任德國社會民主黨在蘇黎世出版的機關(guān)報《社會民主黨人報》的編輯,后來當選過德國國會和巴伐利亞議會議員。在俾斯麥實行“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時期,基本上屬于莫斯特“左”傾機會主義派別,主張采取暴動和建立秘密組織策略,反對合法斗爭。“非常法”廢除后,站在右傾機會主義的立場上,提出把改良活動作為黨的主要活動的口號;鼓吹階級調(diào)和,把“非常法”的取消視為統(tǒng)治階級“對工人真正友好”的表現(xiàn);主張通過議會過渡,實現(xiàn)所謂“國家社會主義”,并公開為米勒蘭的叛賣行為唱贊歌。1894年10月,代表巴伐利亞社會民主黨出席德國社會民主黨在法蘭克福召開的代表大會,在土地綱領(lǐng)和社會民主黨的階級成分等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右傾主張。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思潮出現(xiàn)后,竭力為之辯護,助長了修正主義在黨內(nèi)的泛濫。在1907年第二國際斯圖加特代表大會上,公開為軍國主義辯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站在社會沙文主義立場,號召“保衛(wèi)祖國”。晚年脫離政治活動。
上一篇:福克納與《喧曄與騷動》
下一篇:福州船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