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俄國詩人,一七九九年六月六日誕生于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與當時俄國的一些著名文人交往密切的家庭環境使普希金少年早慧,他八歲開始用法文寫詩,同時受到俄羅斯民間文學的熏陶。十二歲進入彼得堡皇村學校。一八一二年的衛國戰爭激起他的愛國熱情,他與進步師生很接近,受到啟蒙主義思想的影響。在校期間,普希金初顯詩才,寫了一百二十多首詩;多以愛情、自然為描寫對象,帶有模仿性質。一八一七年從皇村學校畢業后,普希金到外交部供職近三年,其間與十二月黨人來往密切,藝術上開始走上獨創性道路,寫了《自由頌》(1817)、《致恰達耶夫》(1818)、《鄉村》(1819)等反對專制暴政,歌頌自由的詩篇,并根據民間故事和傳說,寫成第一部長篇敘事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1820)。詩作語言樸實,形式新穎,迸發出強烈的民主精神,被看成是俄國詩歌轉變的開始。一八二〇年,由于被指責“弄得俄羅斯到處都是煽動性的詩”,普希金被沙皇政府流放南俄,歷經四年的流放生活。這一時期,他與十二月黨人的聯系更加密切,創作上達到浪漫主義敘事詩的高潮,寫了《高加索的俘虜》(1820-1821)、《強盜兄弟》(1821-1822)、《巴赫契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等“南方詩篇”,歌頌個性自由,抨擊上流社會的虛偽和庸俗,描繪南俄的自然風光和民情風俗。代表作《茨岡》描寫貴族青年阿樂哥與自己生長其中的那個社會發生沖突后,逃到南方,加入自由的茨岡游牧群,與茨岡姑娘真妃兒相愛。后來真妃兒另有所愛,阿樂哥懷著報復心理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遭到茨岡人的唾棄。作者在阿樂哥的身上暴露了貴族階級的利己主義思想和習慣,也表現出即使在貴族隊伍中,也產生了對沉悶無聊生活的反抗力量。在此期間,普希金開始了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創作,寫出其中的一至六章,并完成了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和詩體小說《努林伯爵》(1825)?!鄂U里斯·戈都諾夫》取材于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俄國歷史上爭奪帝位的真實事件。全劇共二十三場,地點不斷變更,時間達七年之久,出場人物眾多。作者通過繁雜的歷史事件本身,表現出中央集權與分封制,廣大人民和專制主義等多種矛盾沖突,使劇作顯示出明顯的現實主義特征。
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為了籠絡詩人為專制政體服務,沙皇赦免了普希金。次年九月回到莫斯科后,他曾對沙皇采取妥協態度,同時力求保持獨立見解,與流放的十二月黨人仍有密切聯系。這時期他經過多年的生活和創作積累,走上了“現實主義的詩人”的道路,在《酒神祭歌》(1825)、《先知》(1826)和《致詩人》(1830)等詩中,明確提出了詩歌的教育鼓舞作用,號召詩人“要走遍陸地和海洋,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照亮?!彼谝话硕吣臧l表了一系列關于十二月黨人的詩,如《致西伯利亞的囚徒》、《阿里昂》等,第一個在詩中對十二月黨人的事業作出崇高評價,真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氣氛和民眾的思想情緒。一八三〇年秋,普希金在父親的領地波爾金諾村羈留三個月,這是他創作的黃金時期,后來的文學史家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葉甫蓋尼·奧涅金》的最后兩章,寫出《別爾金小說集》和《吝嗇的騎士》、《莫扎特和薩列里》、《石客》、《瘟疫流行時的宴會》第四部小悲劇,還創作了童話詩《神父和他的長工巴爾達的故事》以及近三十首抒情詩?!秳e爾金小說集》包括《暴風雪》、《棺材匠》、《驛站長》、《射擊》、和《村姑小姐》等五個短篇,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驛站長》。它敘述驛站長維林辛酸悲慘的一生及其女兒被驃騎兵軍官拐走后他痛苦的心靈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的深厚同情,是俄國文學中描寫“小人物”的先聲。它深刻的現實意義,在后來的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中得到了進一步延伸。三十年代農奴制社會的日益黑暗,使普希金十分關注農民問題。一八三一年五月,他與新婚妻子岡察羅娃遷居彼得堡,在奉命編輯有關彼得大帝的史料時,被十八世紀農民起義領袖普加喬夫的事跡所吸引。兩年后,他重返波爾金諾村,寫成《普加喬夫起義史》和以彼得大帝為題材的長篇敘事詩《青銅騎士》(1833)、中篇小說《黑桃皇后》(1833),此外,還寫了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1832-1833)。一八三六年,普希金發表了他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上尉的女兒》,這是作者創作中的現實主義進一步深化的標志。一八三七年二月二日,普希金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譽,回擊來自上流社會的侮辱和誹謗,被迫與狂熱追求岡察羅娃的禁衛軍官、法國保王黨人丹特斯決斗,身受重傷,兩天后與世長辭,身后留下大量的文學作品、政論、文論和書信。作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文學語言的創建者,普希金在俄羅斯文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跳動著俄羅斯社會生活的脈搏,為實現文學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的轉變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上一篇:普勞圖斯
下一篇:普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