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社會經濟發展和階級斗爭的基礎上,由統治階級實行的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標志著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由于這些改革始于大化年間,史稱“大化革新”。三世紀,大和國在日本本州中部興起,經過不斷擴張,到五世紀其統治擴及日本列島。大和國是以王室為中心的氏姓貴族統治的奴隸制國家,最高統治者稱大王。氏姓貴族擁有大量土地,壟斷著先進的金屬工具和農業技術,對部民、奴隸和廣大勞動人民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王室和貴族在其領地上,分別建立“屯倉”和“田莊”,主要役使部民耕種。部民基本上是集體受王室和貴族奴役的被征服的氏族部落成員,從事耕作、稻谷加工等農業勞動,向奴隸主納貢服役;有來自中國和朝鮮的移民,被強制編組成部,從事織錦、鍛造等手工業勞動;也有少數大和族人因犯罪受罰而成為部民的。部民的實際地位近似奴隸,沒有人身自由,主人雖不能輕易處死,但可以任意轉讓。部民有自己的家室和少量財物工具。大王和貴族對部民、奴隸的殘酷統治和壓迫,致使大和國家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部民、奴隸不堪壓迫,常以逃亡、暴動等手段,進行反抗。統治集團內部,地方貴族與中央貴族間的矛盾和斗爭,也時有發生。六世紀初,九州筑紫地方貴族盤井發動反對中央政權的武裝暴動;六世紀后期,貴族蘇我氏與物部氏發生火并,蘇我氏得到中央豪族的支持而獲勝,此后就一手控制中央大權,飛揚跋扈,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蘇我氏專權時期,貴族們為獲取部民、田地而爭戰不已。廣大農民的土地被兼并,眾多部民被隨意驅使奴役,使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626年全國發生特大災荒,天下饑饉,餓殍盈野。蘇我氏的貴族專權統治難以繼續維持下去了。六、七世紀,日本近鄰的政治形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新羅的崛起,中國隋唐王朝相繼出現,結束了長期分裂局面,封建經濟文化進入全盛時期。這一切使日本統治階級的有識之士感到,只有實行必要的改革,才能繼續維持和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七世紀初,派遣到中國的留學生,直接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為大化革新作了思想準備。632年,從中國留學回國的學問僧等向天皇上奏,談及唐朝法律完備,建議召回赴唐留學生,讓其在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發揮作用。著名的留學生高向玄理、南淵請安等人,回日時帶了大量唐朝的文化典籍,并把它運用于日本,對大化革新起了積極的作用。南淵請安在唐留學后著書立說,闡述唐朝的律令制度。大化革新的核心人物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都曾受教于南淵先生,高向和僧旻則直接參與革新活動。學習中國,終于使日本找到了擺脫部民危機的根本出路。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聯合大貴族中臣鐮足發動宮廷政變,消滅蘇我氏,奪取政權,擁立孝德天皇,制定年號為“大化”,遷都難波(今大阪)。次年正月,在高向玄理等留學生的謀劃下,憑借政權力量,仿照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頒布革新詔書,又頒布各種律令,進行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革新”。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廢除王室和一切貴族的私有領地和部民制度,土地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天皇成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部民歸屬國家,成為良民,其地位和原來的公民一致。第二,制定“班田受授法”。國家對六歲以上的公民,每六年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二段(一段約合九點九一八公畝),女子為其三分之二,奴隸給良民的三分之一(發給領主,不由奴婢領取),所得口分田,死后歸還國家。受田者須擔負租庸調等賦稅和勞役:租為田租,每段交稻二束二把(一把是用手抓滿三次的稻谷,十把為一束,約合二升);庸即力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絹代替;調為貢物,以交納地方土特產品為主。第三,改革官制。建立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各級官吏由國家任免,廢除世襲制。中央政府設神祗官(掌祭祀)和太政官(總理政務),下置八省(部)分管各種事務。此外,還特別任命僧旻和高向玄理為國博士(相當于政治顧問),地方設國(省)、郡、里(鄉)等行政組織,國司和郡司等官吏由中央任命,里長由當地有勢力的族長充任。第四,實行征兵制,軍權歸屬中央。這些措施是經過長期反復的斗爭逐步實現的。革新后開始不久,與蘇我氏一起下臺的古人大兄皇子勾結舊豪族謀反,但被鎮壓下去。大約到652年,班田制度基本確立,并建立了戶籍。隨著革新的深入,保守派反改革的斗爭更加激烈。孝德天皇死后,反對派集結在皇子周圍,陰謀反叛。664年,日本侵朝戰爭失敗,使保守派部分地恢復了私地、私民所有權。672年,大海人皇子與大友皇子為爭奪王位·展開了波及全國的大內戰(“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獲勝,即位稱天武天皇。內戰中舊豪族遭到沉重的打擊,依靠實力掌握政權的天武天皇,萬事獨裁,確立了天皇的權力和權威。在他執政期間,大化革新的各項措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鞏固。676年,天皇宣布廢止664年所承認的舊豪族占有私地、私民的特權,把私地、私民一律收歸國有;又修改官僚的冠位制,制定成文法,鞏固大化革新的成果。至此,大化革新基本完成。701年(大寶元年)制定《大寶律令》,全面總結和確立新政的法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斗爭,大化革新才最后告成。大化革新的結果,標志著日本部民奴隸制的基本終結和封建生產關系的初步形成。
上一篇:日俄戰爭
下一篇: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占領區的傀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