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重要報刊。1902年2月在日本橫濱創刊。主編梁啟超,主要撰稿人有韓文舉、蔣智由、馬君武等。內分圖畫、論說、學說、時局、政治、史傳、中國近事、海外匯報、教育、小說等欄。初期著重進行“開民智”的教育,介紹各種資產階級新思想,新學識、新知識,從政治、軍事、經濟、哲學、法律、歷史、地理、宗教、實業到文學、科學,無所不包,被專文介紹過的西方學者有培根、笛卡爾、達爾文等十幾人之多。歐洲資產階級的古典著作、現代資產階級的專門著作,乃至科學社會主義的個別觀點,都予刊載。這種百科全書式的介紹,開闊了讀者的眼界,增長了讀者的見識,使一些人從封建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在寫作上,《新民叢報》“務為平易暢達”、“條理明晰”,尤其是梁啟超“筆鋒常帶感情”,文章寫的恣肆奔放,酣暢淋漓,深受讀者歡迎,暢銷時一期售至一萬四千份。從1903年后,尤其是同盟會成立后,革命形勢高漲,《新民叢報》堅持保皇立場,鼓吹君主立憲,反對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并與《民報》圍繞三民主義問題,展開了大論戰,遭到革命派的嚴正駁斥,影響日漸縮小。至1907年冬???,共出96期。可參看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
上一篇:新柏拉圖主義
下一篇:新民主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