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的親密戰友。生于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父親是紡織廠的廠主。恩格斯起初在巴門的實驗中學讀書,后來轉入愛北斐特中學。1837年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被父親逼迫去經商,先在父親的工廠辦事處工作一年,后到不來梅一家大商號中供職。在那里接近了激進的文學團體“青年德意志”,并開始在它的刊物《德意志電訊》上發表反對君主制、貴族特權的文章。1841年春離開不來梅,在游歷瑞士和意大利北部之后到了柏林;在柏林以志愿兵的資格加入步兵炮團服兵役,同時在柏林大學聽哲學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小組。1842年3月,出版了《謝林和啟示》一書,在這部著作中致命地批判了謝林的反動的神秘主義觀點。同年9月,服兵役期滿,便前往英國曼徹斯特他父親同別人合營的企業里工作。在這里,經常到工廠和工人住宅區了解工人的生活,研究工人階級狀況,并和英國憲章運動的活動家取得了聯系,同時為《萊茵報》和其他刊物撰稿。1844年2月在馬克思和盧格兩人合辦的《德法年鑒》上發表了《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從社會主義觀點出發,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進行了批判。這時的著作表明他已由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由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
1844年8月底,恩格斯離開曼徹斯特回國,途經巴黎時會見了馬克思,從此,兩位偉大導師結下了最偉大的友誼,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并肩戰斗了終生。在巴黎和馬克思合寫了《神圣家族》一書,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闡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本書奠定了革命唯物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基礎。1845年回到德國,出版了他的名著《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的深刻矛盾,有力地控訴了資產階級對工人的殘酷剝削,第一次說明了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而且是能夠爭取自身解放的階級,還提出了社會主義要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思想。1845年春,移居布魯塞爾,當時馬克思也在那里。他們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進一步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揭露德國“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反動面目,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46年,和馬克思一起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他們在工人組織中成功地進行了反對蒲魯東主義、魏特林的平均共產主義和“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斗爭。1847年同馬克思一起加入共產主義同盟,并領導該同盟。曾為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起草了綱領草案,即《共產主義原理》。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和馬克思合寫了科學共產主義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宣言》總結了以往無產階級斗爭的歷史經驗,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極其重要的思想,系統、完整而嚴密地闡述了他們的偉大學說。從此,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有了共同的指路明燈。
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后,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從法國回到德國,在科倫創辦了《新萊茵報》,把無產階級群眾團結在周圍,進行了大量的革命工作。由于反動當局下了逮捕《新萊茵報》編輯的通緝令,恩格斯便離開科倫前往布魯塞爾,他在那里被捕入獄,隨后被放逐,之后又到巴黎和瑞士,直到1849年1月中旬才回到科倫。1849年5-7月,親自參加了德國人民的武裝起義,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起義被鎮壓后,隨革命軍余部轉入瑞士。后來,依照馬克思的意見,到了倫敦,與馬克思一起重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地方組織和中央委員會。1850-1852年為總結歐洲1848年革命的經驗,寫了《德國農民戰爭》、《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兩本書,并在后一部著作中對武裝起義問題作了重要的論述。1850年11月,為了在經濟上支持和幫助馬克思,恩格斯重返曼徹斯特,重新經營“可憎的商業”。在留居曼徹斯特期間,曾對他所深感興趣的軍事問題寫了許多作品。在這一時期內,恩格斯很注意繼續擴充自己在外國語方面的知識。在曼徹斯特一直住到1870年,在這二十年里恩格斯幾乎天天同馬克思通信,共同討論各種政治問題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問題。1851-1862年,在《紐約每日論壇報》和其他報刊發表文章,對重大國際政治事件時刻給予很大注意,論述并支持意大利、愛爾蘭、波蘭、德國、美國等國人民以及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
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成立后,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積極地參加了國際的領導工作,跟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了原則性的斗爭,堅決反對他們的改良主義、投降主義、無政府主義、分裂主義和破壞第一國際的陰謀活動,為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基礎。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后,發表了一系列軍事評論文章,科學地估計了戰爭的進程。1871年3月,巴黎工人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權——巴黎公社后,同馬克思一起高度評價巴黎工人的革命首創精神和英雄氣概,深刻地闡明了公社的歷史意義。第一國際解散后,和馬克思一起繼續領導工人運動,由于馬克思正在從事撰寫《資本論》的工作,他便主動承擔起同馬克思主義的敵對派別進行斗爭的重擔。1875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與拉薩爾派合并時,他同馬克思一起,嚴肅地批判了愛森納赫派領袖的投降主義立場,批判了《哥達綱領》中的拉薩爾主義觀點。1877-1878年,恩格斯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對大肆攻擊馬克思主義,妄圖推翻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杜林進行了全面批判,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斗炊帕终摗肪褪呛髞碛蛇@些文章結集印成的。1879年,同馬克思合寫了有名的《通告信》,批判德國黨內蘇黎世三人團的改良主義和投降主義路線。從七十年代初至1883年,還致力于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的研究,作了許多札記,對當時自然科學的最重要成就作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概括,批判了自然科學中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發展了唯物辯證法。在恩格斯逝世后,這些札記被輯錄成《自然辯證法》一書。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擔負起整理和發表馬克思的文獻遺產和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并寫了許多重要著作。首先從事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第二、第三兩卷的工作,1885年出版了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恩格斯在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二、三卷上所進行的工作,為他的天才的友人樹立了一座莊嚴的紀念碑。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也是在這一時期寫的。1888年寫了《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同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系,詳盡地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89年親自組建了第二國際,并指導它的活動,同各種機會主義進行堅決的斗爭。1891年初排除重重阻力,公開發表了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給機會主義以沉重打擊。同年3月再版了馬克思的《法蘭西內戰》,并為它寫了導言。6月寫了《愛爾福特綱領草案批判》,有力地批駁了“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謬論。1894年針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法國工人黨在農民問題上的錯誤立場,寫了《法德農民問題》。晚年給各國活動家寫了大量書信,進一步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思想。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
恩格斯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戰斗一生,正如列寧指出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功績,在于他們用科學的分析證明了資本主義必然崩潰,必然過渡到不再有人剝削人現象的共產主義”;“在于他們向各國無產者指出了無產者的作用、任務和使命就是首先起來同資本進行革命斗爭”(《列寧選集》第3卷第603頁)。
上一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下一篇:恩格斯反對議會主義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