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王逸
字叔師,東漢南郡宜城(今屬湖北)人。安帝時為校書郎,順帝時官至侍中。著有《楚辭章句》和明人所輯《王叔師集》。 《楚辭章句》是《楚辭》最早的注本,為后世學者所推重。
《楚辭章句》也表現了他的美學思想。 《楚辭章句》除注釋字句外,章前之序對作品產生的背景和思想藝術特色也做了說明。他從儒家的美學思想的積極方面出發,如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為善、為美,充分肯定了屈原及其作品,駁斥了班固對屈原及《離騷》的批評。
王逸熱情贊揚了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今若屈原,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若砥矢, 言若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上以諷諫,下以自慰。”據此,他駁斥了班固對屈原所謂“露才揚己”的指摘:“而班固謂之露才揚己,競于群小之中,怨恨懷王,……是虧其高明,而損其清潔者也?!蓖瑫r,他還駁斥了班固認為屈原應當明哲保身、“全命避害”的思想。王逸不但高度贊揚了屈原的人格美,而且肯定了楚辭的思想內容。他以儒家經典為準的,說:“夫《離騷》之文,依托五經以立義焉。”并以此來駁斥班固所謂《離騷》多“虛無之語”的指摘。
對楚辭的藝術特色,王逸的評價也是頗有見地的。 《離騷經序》說: “《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敝赋鏊\用了比、興兩法,以善鳥香草配忠貞,以惡禽臭物比讒佞等,寫出了鮮明的藝術形象,創造了藝術美。
王逸對屈原和《楚辭》的高度評價確立了以屈原為代表的楚騷美學在中國美學史上的獨特地位,肯定了它具有強烈浪漫色彩的美學追求,為楚騷美學思想后來的發展開辟了前行的通道。但應該看到王逸主要是從儒家的美學思想來評價屈原及其作品的,因此對楚騷美學的評價和認識帶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王若虛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王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