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和清軍阻擊西摩爾侵略聯軍的戰斗。1900年5月,義和團在京津地區蓬勃發展,帝國主義各國以保護使館為名,先后調動四百多名侵略軍進入北京。6月10日,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艦隊又派出軍隊近二千人,由英國艦隊司令西摩爾中將率領,分三批乘五列火車,向北京進發。京津鐵路沿線的義和團立即行動起來,拆毀路軌,搬走枕木,使西摩爾第二天下午才掙扎到廊坊。當他派遣侵略軍去搶修前面鐵路時,手持大刀、長矛、木棍的義和團突然從鐵路右側沖殺過來,侵略軍倉皇逃向廊坊車站,義和團跟蹤追擊,與一隊從后面趕到的美軍相遇,展開了激戰。附近村莊的義和團聞訊也趕來參加戰斗,把這支美軍和逃向廊坊的侵略軍緊緊包圍在車站一帶,接連兩天,戰斗不斷。當14日西摩爾乘車繼續北上時,義和團又聞訊趕來,奮不顧身,直逼火車,面對侵略軍機槍掃射勇猛沖鋒。同日下午,義和團還對留守落垡車站的英國侵略軍發動進攻,迫使西摩爾派軍搭救。在義和團的連日阻擊下聯軍彈盡糧絕,西摩爾只得派出一列火車搬運給養,行至楊村,因剛修復的鐵路又被義和團拆毀而無法前進。西摩爾見無法利用京津鐵路進行北犯,16日決定全軍退回楊村,從北運河乘船北上。當西摩爾離開后,留下繼續后撤的兩列火車,18日遭到二千多名義和團和三千多名甘軍的聯合襲擊。晚上,這兩列火車勉強開到楊村與西摩爾會合,義和團和甘軍緊迫不放,又于當天深夜把楊村車站包圍起來,打得侵略軍措手不及,死傷近四十人。西摩爾見“進京之路,水陸皆窮”,不得不率聯軍沿北運河向天津逃命。23日黎明才逃回天津西沽,奪取了西沽的武庫。武庫的守兵與侵略軍展開激戰,震家嘴、白廟、教場口的一帶義和團也趕來助戰,包圍武庫,一連三天,幾次向武庫發動進攻。敵人幾次試圖突圍,均遭失敗。直到25日天津租界派出一支以俄軍為主的兩千多侵略軍前來西沽救援,才使西摩爾聯軍得以狼狽逃回租界。可參看廖一中等:《義和團運動史》。
上一篇:庸俗唯物主義
下一篇:廖仲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