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美國小說家。生于一個擁有大量新開發土地的家庭。出于對冒險生活的好奇,庫柏僅在耶魯大學讀了兩年,就輟學去當水兵,六年的海上經歷使他萌發了強烈的民族意識。1811年庫柏退役回到家鄉,過著鄉村紳士生活。三十一歲時開始從事寫作。除了到歐洲作短期旅居,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故鄉度過,直到一八五一年九月十四日去世。
庫柏一生創作了近五十部作品,有旅行札記、政論、諷刺小說、寓言故事、浪漫傳奇等,而能夠流傳后世并發生廣泛影響的是長篇小說。第一部小說《戒備》(1820)寫他未曾經歷過的英國上層社會生活,近似模仿改寫之作,發表后尚未引起反響。一八二一年,庫柏出版了“純粹是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小說《間諜》,接著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航海小說《舵手》(1824),這三部小說分別屬于革命歷史,邊疆冒險,海上冒險等三種類型,是庫柏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的三種不同的小說形式。《間諜》以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民族題材的長篇小說而稱著于世。小說以獨立戰爭為背景,描寫貨郎哈維·柏契在極端危險、復雜的環境中英勇沉著地執行刺探敵情的任務。勝利后,他拒絕任何報酬,不辭而去,表明了“愛國心在他的頭腦中占首位”。《拓荒者》是反映邊疆生活的五部曲《皮襪子故事集》之一,其余四部是《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大草原》(1827)、《探路人》(1840)和《殺鹿者》(1841)。五部曲主要描寫綽號為“皮襪子”的獵手納蒂·班波的一生,其中穿插了一些傳奇式的愛情故事,用與同殖民主義者的殘暴、貪婪相對照,肯定了納蒂·班波沒有多少文化,卻有“蒙昧人身上所體現的最高文明原則。”同時也反映了早期移民的艱苦,殘酷的生存斗爭和生活狀況。除了以上三類小說,庫柏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士》(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經呈現衰朽的趨勢。在他晚期的創作中,出現了地租問題和莊園主財富積累問題的題材,這類作品主要有《利特爾蓓奇手稿》三部曲。
庫柏有“美國的司各特”之稱,他以三十余年的創作,開辟了美國文學中民族題材的新領域。他的小說取材廣泛,結構復雜,情節曲折,富有瑰麗、神秘的自然景色的渲染和變幻出奇的動作刻劃,使人讀起來容易產生一種直覺的運動感。
上一篇:庫恩·貝拉
下一篇:龐德,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