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西班牙作家、戲劇家、詩人。一五四七年十月九日生于馬德里附近的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鎮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為到處行醫的外科醫生。由于家貧只上過中學,在隨父度過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刻苦自學,獲得豐富的知識。一五六九年充當紅衣主教的隨從前往意大利,游歷了羅馬、威尼斯等地,閱讀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一五七〇年入伍,在同土耳其人的海戰中負傷。一五七五年回國途中被海盜虜至阿爾及爾。一五八〇年被贖得自由。回國后從事寫作,因生活困難,先后做過軍糧管理工作和稅吏。由于觸犯貴族利益幾次被誣入獄。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因水腫病逝世于馬德里。塞萬提斯的文學創作深刻地反映了十六世紀末西班牙王國走向衰落時期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反動,宣揚了先進的人文主義思想。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小說方面。最早的詩作是一五六八年為悼念王后而寫的三首哀歌。一五八二年開始寫劇本。《努曼西亞》(1584)以古代西班牙努曼西亞城四千居民抵抗八萬羅馬侵略者的斗爭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城毀后僅存的一位少年的英雄行為。他拒絕向侵略者交出鑰匙,毅然從高塔跳下,墜地而死。全劇充滿高昂的愛國主義熱情。第一部小說為田園牧歌體的《伽拉苔亞》(1584),以牧羊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題,安排了許多穿插的驚險故事,這種當時流行的作品影響不大。短篇小說集《訓誡小說》(又譯《懲惡揚善故事集》1605-1613)收入十二個短篇,主題多為反對封建偏見,歌頌愛情自由,描寫人民大眾的不幸遭遇。長詩《帕爾那索斯游記》(1613),寫水星神奉太陽神阿波羅之命來到西班牙驅逐蹩腳詩人,借用希臘神話表現了詩人的美學觀點。《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1615)為后期的重要劇作。最后一部長篇小說為《貝雪萊斯和西斯蒙達歷險記》(1616)。代表作品為長篇小說《堂吉訶德》(1605、1615)。以鄉紳堂吉訶德的冒險經歷為主要情節線索,廣泛地描寫了十七世紀初西班牙城鄉的社會生活,塑造了一個復雜的人物形象。堂吉訶德具有高尚的理想,要鏟除人間的不平,但他幻想以為用游俠的方式可以達到目的,結果鬧了一連串的笑話,碰得頭破血流,直到臨死才清醒過來。他既嚴肅,又荒唐;既可敬,又可笑;一方面無情地諷刺了騎士文學,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宣揚了人文主義思想。由于他經常陷于幻覺,所以成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把幻想當成現實的不朽典型。小說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善于用典型化的語言和行動刻劃人物性格,反復用夸張的手法強調人物的獨特個性,并把悲劇、喜劇;莊嚴、滑稽等成分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成為歐洲最早的優秀的現實主義小說,影響很大。
上一篇:堂吉訶德
下一篇:塞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