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意大利喜劇作家。一七〇七年二月二十五日生于醫生家庭;父親愛好戲劇,從小就深受影響。在大學讀書時曾從學校出逃,隨喜劇團到處演出:也曾因寫詩諷刺貴族夫人,被開除,最后終于完成了大學教育,當了律師。與此同時開始寫劇本,供給劇團演出。此期間閱讀了美、法、意等國戲劇作品,受莫里哀影響較大。哥爾多尼對當時流行很久的即興喜劇進行改革:廢除假面,固定臺詞,遭到貴族作家攻擊。一七六二年起僑居法國三十多年,其間曾任法王妹妹的意大利語文教師,并繼續為劇院寫劇本。晚年生活貧困。一七九三年二月六日逝世于巴黎。一生共寫劇本二百六十七個,其中一百五十多部為喜劇。《一仆二主》(1745)為早期喜劇。繼承了即興喜劇的某些特點,但賦予了新的性格特征。主人公為社會下層的仆人。作家著重刻劃了他的聰明、機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濃郁的威尼斯生活氣息使這部喜劇獲得成功。他的喜劇大都批判諷刺貴族,如《封建主》(1752)通過貴族調戲農家婦女所引起的沖突,揭露了貴族的驕橫恣肆、荒淫無恥。《女店主》(1757)為性格喜劇的代表作,也是意大利啟蒙戲劇的最高標志。女主人公米蘭多琳娜的旅館中住著一個地位很高的窮侯爵,一個財產很多的富伯爵,他們各恃其優勢追逐女主人。后來認為女人是禍害的騎士也愛上了女主人。米蘭多琳娜狠狠地把他們三人捉弄了一番,最后同仆人結了婚。喜劇贊美了社會下層的女店主,她勤勞、樂觀、嫵媚動人,富于機智;同時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愚蠢、荒淫、無恥的貴族。哥爾多尼的喜劇也嘲笑了資產階級,如《老頑固們》(1760)。哥爾多尼除了改革即興喜劇之外,還在《喜劇劇院》(1750)中比較集中地闡述了他的戲劇理論。他主張戲劇反映現實生活,刻劃人物性格,發揮戲劇“頌揚美德、嘲諷惡習”的教育作用:反對三一律,強調批判地學習古人和外國有用的東西,呼吁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劇。他的實踐和理論為近代意大利現實主義喜劇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哥倫布,克里斯托佛
下一篇:哥白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