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譯《可蘭經》,問世于七世紀中葉,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生前以安拉的“啟示”之名講授的經文。穆罕默德逝世后十九年,由后人整理匯編成冊。它的定本,成為伊斯蘭教的經典和法典。《古蘭經》共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分《復加篇》和《麥地那篇》兩部分,其中的許多章節并無連貫性。內容主要包括:關于建立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對多神崇拜為中心的宗教信條的說教;穆罕默德在傳教期間與多神教徒、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等斗爭的記述;為統一阿拉伯而提出的宗教制度,社會主張,倫理規范和與上述幾方面相交織的各種故事、寓言、神話和傳說。《古蘭經》是第一部用阿拉伯文寫的散文巨著,語言流暢有致,在修辭、音韻等方面成為后世散文的典范。它的內容,常為后世文學作品所引用,對阿拉伯學,以至整個東方文學和東非斯瓦希里語地區文學都有很大的影響。
上一篇:古代神話
下一篇:古典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