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哲學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他在這一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儒家的“道統”學說。韓愈為了對抗佛教與道教的神學體系,認為儒家也有一個“道統”,“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边@是說孟子以后道統便中斷了,使佛老學說統治了人們的頭腦。他認為他的歷史使命就是恢復這個“道統”,把它發揚光大。實際上他制造這個“道統”的目的在于論證以孔孟為首的儒家學說才是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企圖用儒家思想來排斥佛道,在三教并行的唐朝爭取儒家獨尊的地位。
韓愈所提倡的“道統”,從內容上說,就是孔孟所講的仁義道德。他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薄安邸本褪恰叭省?,行為合乎等級秩序就是“義”,實現“仁”和“義”就是達到“道”的途徑,內心具備“仁”和“義”的本性就是“德”。在他看來,講“道”和“德”決不能離開“仁”和“義”,因為“仁”和“義”有確定的內容,而“道”和“德”卻沒有確定的內容,離開仁義講道德,“道”和“德”就變成了壞東西。據此,他指出佛老學說之所以錯誤,就在于拋棄“仁”和“義”講“道”和“德”,從而把“清凈無為”看成是“道”和“德”的內容,結果走上了不要天下國家,毀滅倫理綱常的道路。
為了反駁佛道二教,韓愈在《原道》中又宣揚了“圣人立教”的觀點。他依據《公羊春秋》的“夷華之辯”,把佛教宣布為“夷狄之教”,即野蠻人的宗教;把仁義道德宣布為“圣人之道”。認為“圣人之道”高于“夷狄之教”。推崇佛教,就是毀滅“圣人”所創造的人類文化的精華,把人變成禽獸。因此,他論證了人類文化的起源和封建制度的合理性。他說:“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養之道。”做人民的“君”和“師”,驅除了禽獸,發明了衣物、食物、宮室、器具和醫藥,才使人類免于饑寒和天死;不僅如此,“圣人”又制訂了禮樂刑政,創造了斗斛權衡和城郭甲兵,才使人類免于爭奪,過上有秩序的生活。由此,他得出結論說:“如古之無圣人,人之類滅久矣。”韓愈的這些論點,無非是說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化以及社會政治制度都是“圣人”創造出來的,“圣人”是人類的大救星,顯然這是地主階級英雄史觀的一種表現形式。
韓愈在反對佛教的斗爭中,大肆鼓吹“圣人”創造歷史,其最終目的是用來維護門閥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專政,鞏固封建等級制度。他說:“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絲麻,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絲麻,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痹谒磥?,僧侶和道士都是不事生產的人,都犯了不養活君主的大罪,都應該處以極刑。韓愈的這些論點,就是企圖依靠皇帝的權威來打擊佛教與道教,但同時也充分暴露了官僚地主階級剝削與壓迫勞動人民的反動本質。
韓愈的道統說主要是為了與佛教的“祖統”相抗衡而提出來的,同時也是他唯心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曾表示:“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與孟尚書書》),企圖使孔孟的唯心主義哲學永遠成為統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它表現了韓愈思想上的反動性?!暗澜y說”對以后宋明理學影響很大。
上一篇:原始詩歌
下一篇:雙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