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繞梁的解釋?三日繞梁的典故與出處
《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后以此典形容歌聲雋永,余味綿綿。唐·張鷟《游仙窟》:“一時忘味,孔丘留滯不虛;三日繞梁,韓娥余音是實。”
上一篇:三徑的解釋?三徑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三篋亡書的解釋?三篋亡書的典故與出處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三徑的解釋?三徑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三篋亡書的解釋?三篋亡書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