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白羽在當代文學史上以散文著稱。建國后,他幾次赴朝鮮前線,寫出不少反映中朝人民并肩抗擊美國侵略者的通訊、報告文學和小說。1955年以后,他由報告文學創作轉向抒情散文創作,先后發表著名抒情散文《長江三日》、《紅瑪瑙》、《日出》、《燈火》、《櫻花漫記》等作品,這些散文大都收集在《紅瑪瑙》中。粉碎“四人幫”后,發表散文《紅太陽頌》、《偉大的創業者》、《巍巍太行山》等。1978和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先后出版《劉白羽散文選》、《劉白羽小說選》。
《長江三日》是劉白羽散文的代表作。作者以變幻多端的筆致,記述了從氣勢雄偉的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的深刻感受,描繪了長江三峽氣象萬千的絢麗畫面。他把江輪作為革命事業的象征,并使這一形象貫穿全文,在他對長江三日的不同感受中,深刻揭示出“戰斗——航進——穿過黑暗走向黎明”的革命哲理。劉白羽的散文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善于把現實和歷史的特寫鏡頭,剪接交織為藝術畫面。善于借景抒懷,使作品洋溢著激情,給人以鼓舞和力量。他強調散文應充溢作者的革命激情。他說:“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流注到文章里,文章又怎么能有燃燒的熱情,有光彩呢?”(《論特寫》)他的散文筆觸粗放、雄健,善于以鋪排的句子來造成磅礴的氣勢。在遺詞造句上,往往是筆酣墨飽,任情揮酒,以求其能縱橫恣肆,淋漓盡致,從而形成一種雄偉、奔放、壯美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劉白羽的報告文學和小說
下一篇:劉知幾與《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