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〇年二月二十五日,雨果的五幕十六場長劇《歐那尼》在巴黎首次公演,因為這個劇本以大膽的藝術嘗試,打破了統(tǒng)治法國戲劇舞臺近二百年的古典主義清規(guī)戒律,在保守的古典主義者和年青的浪漫主義者的支持者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斗爭。保守派把爛紙、果皮和菜幫傾倒在狂熱地鼓掌歡呼的青年們的頭上,但《歐那尼》的演出獲得了不容懷疑的巨大勝利。這個勝利標志著法國戲劇史上浪漫主義反對古典主義的勝利,標志著積極浪漫主義反對消極浪漫主義的勝利,也標志著民主思想的勝利。作者在序言中明確指出,浪漫主義就是藝術自由,浪漫主義文學,就是直接從屬于為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理想而斗爭的。《歐那尼》堅決拋棄了古典主義,體現(xiàn)了自《〈克倫威爾〉序言》以來所主張的美學原則。這個劇本劇情復雜離奇,起伏迭宕。劇本取材于十六世紀西班牙的故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與有殺父之仇的國王和公爵同時追求唐娜·莎爾小姐,彼此爭奪、殘殺,又相互寬恕。劇本以愛情為主線,充滿感情奔放的對話,這是浪漫主義的特色。主人公歐那尼不畏權威,公然與國王、公爵相對抗,富于反抗精神,這是積極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劇本一反古典主義崇尚理性的傳統(tǒng),反對暴政,無視封建道德規(guī)范,把王公貴族放在嘲諷、批判的地位,而被歌頌的綠林好漢卻是英武、風流、又俠又義,是反古典主義貴族形象的產(chǎn)物。劇本完全打破了古典主義“三一律”,貫徹了作者浪漫主義文藝主張和對比原則,表達感情特別充分。正是這些浪漫主義特色使《歐那尼》的上演獲得極大成功。因此,它標志著浪漫主義的勝利。從思想內(nèi)容上看,它歌頌勇敢、義氣、忠于愛情等性格,是引人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的,所以是積極的。而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顯然是非現(xiàn)實的,是屬于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因此,它的演出成功標志著積極浪漫主義的勝利。《歐那尼》的上演象一股颶風震撼了古典主義統(tǒng)治的法國劇壇,并從此以浪漫主義取代了古典主義,為新文學開辟了道路。
上一篇:《李逵負荊》及元代水滸戲
下一篇:《水滸傳》的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