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著名辭賦家賈誼現存的兩篇名賦。作為主張改革的年輕政治家,賈誼受到了舊貴族的排斥和打擊,政治上終不得志,并被趕出朝廷。《吊屈原賦》與《鵩鳥賦》便是賈誼被貶長沙途中和謫居長沙時期抒發政治上的郁憤不平、生不逢時思想的作品。賈誼一生的遭遇和屈原有類似之處,他在途經湘水時作《吊屈原賦》以自況,借悼惜屈原的不幸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文中首先寫他懷著崇敬的心情在屈原自沉之所“敬吊先生”,然后便從多方面鋪排描寫屈原“逢時不祥”,用一系列比喻來說明當時社會現實是非顛倒,賢佞不分:“鴟梟翱翔,鸞鳳伏竄”,“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賈誼的這篇作品對屈原的《離騷》和《九章》有明顯的模仿性,可以看出漢初的抒情賦受到楚辭的影響。但賈誼的構思和比喻卻是有新意的,而且由于充分表現了他的真情實感,《吊屈原賦》歷來被認為是動人的佳作。
賈誼的《鵩鳥賦》寫于他謫居長沙三年之后,時年26歲左右?!稘h書》記載:“誼為長沙傅三年,有鵩飛入誼舍,止于坐隅。鵩以鸮,不祥鳥也。誼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笨梢姟儿f鳥賦》乃是一篇憤郁不平的詠懷之作,在藝術構思上他采用了新穎的人禽問答體,借助鵩鳥回答的方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積郁情懷,表現一種所謂人生禍福無常,應該做到“知命不憂”。這雖然不免消極頹唐,但其中也包涵了作者不滿黑暗現實而發的牢騷與不平。
《吊屈原賦》與《鵩鳥賦》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一脈相承、大同小異的。但表現手法卻各有千秋,前者是客觀描寫直抒胸臆;后者則是采用問答方式,借鳥言情?!儿f鳥賦》的語言比較散文化,更接近于漢代辭賦體的形式。語言凝煉,音節鮮明,富于感情色彩,表現了作者高超的語言技巧和成熟的藝術修養。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賈誼《鵩鳥》致辨于情衷。”明晰地表現了作者的情愫和胸臆,較之后來漢賦堆砌詞藻,浮艷虛夸的傾向自是高出一籌。
上一篇:吉爾伽美什
下一篇:后期象征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