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貪的解釋?酌貪的典故與出處
《世說新語·德行》“吳道助、附子兄弟”條注引《晉安帝紀》:“(吳)隱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潔,奉祿頒九族,冬月無被。桓玄欲革嶺南之敝,以為廣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貪泉,世傳飲之者其心無厭。隱之乃至水上,酌而飲之,因賦詩曰:‘石門有貪泉,一歃重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后以此典稱頌廉潔從政。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宰劇慚強項之名,酌貪勵清心之節。”唐·王維《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謹當閉閣以思政。酌泉以勵心。”
上一篇:鄭璞的解釋?鄭璞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重寸陰的解釋?重寸陰的典故與出處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鄭璞的解釋?鄭璞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重寸陰的解釋?重寸陰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