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個成語,常用來比喻外表很體面實際上卻并非如此。但在古代,“冠”和“冕”卻有著不同的含義。
帽子在古代被稱為“首服”,而“冠”在古漢語里的意思是首服的通稱。可見,古時的“冠”指的是帽子。古時候,“冠”與人的社會身份是相對應的,如,庶人戴的為緇布冠。緇為深黑色,緇布冠就是深黑色的布所制作的帽子。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繒制成。玄也是一種顏色,是淺黑色。冠的第二個意思是冠禮。冠禮是男子的成人禮,士二十而冠。
與冠相比,冕是首服中最尊貴的,地位對于冠來說,要高得多了。冕的大致規格如下: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紅色。一般來說,有資格戴冕的只有天子、諸侯、卿大夫。
所以,“冠冕”雖然連用,但二者之間卻有很大不同,并不都“堂皇”。
上一篇:“軍機處”是什么機構
下一篇:“凌遲”的殘酷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