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功利主義倫理學家。他出生于巴黎一個御醫家庭。年輕時曾在耶穌會創辦的專科學校學習。1738年擔任了政府總包稅官的職務。這期間他與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交往。1751年辭去總包稅官的職務,和狄德羅、霍爾巴赫等人接觸,成為《百科全書》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論精神》、《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等。愛爾維修在哲學上的貢獻是從唯物主義感覺論出發,論證了資產階級的倫理學說。他以洛克的學說為出發點,認為人的認識對象是自然,自然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永恒運動著的物質實在。物質就是一切物體共有屬性的集合。物質和運動不可分離,運動是物質固有屬性??陀^物質對象作用于我們感官而產生感覺,感覺是我們一切觀念、思想和知識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識都可以歸結為感覺。愛爾維修把唯物主義感覺論運用到社會生活問題上,著重探討了人的本性和人的道德問題。他從人的肉體感覺出發,認為人是天生趨利避害的,并把這稱之為“自愛”。自愛是人的普遍的、永恒的本性,是人的一切思想行為的根源。他認為人們為了追求福利、享受等個人利益才從事一切工作,正是這種“利益的規律”推動社會生活的前進。因此,個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礎,人們對善惡、美丑等所作的判斷,都是以利益為轉移的。他同時主張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相結合,這樣人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他根據資產階級的要求,提出了“環境決定論”和“教育萬能論”。他認為人是環境(主要指法律和政治制度)和教育的產物,要改變社會環境,必須從立法和教育入手,而立法和教育的好壞,又取決于天才的立法者和教育家的理性,這樣他又陷入了“意見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觀。愛爾維修的社會倫理思想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反封建的進步意義,對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有很大影響。
上一篇:熙德(約1140年)
下一篇:愛德華·艾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