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荷迦茲
威廉·荷迦茲(Will-iam Hogarth 1697—1764)英國畫家、藝術理論家、美學家。 著有《美的分析》。
荷迦茲反對當時英國流行的新古典主義美學觀,他從繪畫的領域闡釋了摹仿自然的現實主義美學原則。他強調表現自然的美,為了表現自然美,他提出“交叉的蛇形線”是最美的命題,因為這種形狀可以表現對象的動作和活力。這個觀點在繪畫史上有著特殊意義,并為博克所接受,引為“秀美”的審美范疇。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必須遵循的六條基本原則,即適宜、變化、一致、單純、復雜和量, ‘所有這一切都參加美的創造,互相補充,有時互相制約”。
第一是適宜。他認為不論自然還是藝術,局部對其總體的目的性是否適宜,具有重大意義。 “對象的體積和比例決定于合目的性。”正是這一點,規定了整體中各部分之間的大小和比例。不論建筑物多大,樓梯的梯級、窗臺等都必須保持普通的高度,否則就不合目的,因此也不美。人體各部分的尺寸,是適合于它們應有的功能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各個部分的適應決定了各種對象的特點。如果把戰馬美麗的頭部和賽馬的軀干連在一起,那將是不倫不類的,因此也不美。這種觀點導源于蘇格拉底的功利說。適宜的觀點對后世的美學有廣泛影響。第二是多樣。多樣的關鍵是富于變化。人的全部感官都喜歡多樣而討厭單調,但有時如果從多樣轉移到單純,也會與多樣相對應,使人賞心悅目。美的多樣性指有組織的變化,有設計的變化,否則就是丑。第三是統一、整齊或對稱。荷迦茲肯定了統一、整齊或者對稱在創造美的過程中的意義,但他們強調的仍然是這些原則必須服從于意圖、目的,也就是與人的審美需要相適宜,只有如此,才會使人們獲取快感,得到滿足。 “整齊、統一或對稱,只有能形成合乎目的性的觀念時,才能使人喜歡。”第四是單純。單純如果與多樣結合起來,可以賦予多樣以美,提高多樣給人的快感,使眼晴能夠更輕松地感受多樣性。荷迦茲舉出大部分繪畫和雕塑的構圖,都采用圓錐體或金字塔形,如《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正是為了追求單純與多樣性的統一。第五是復雜。復雜性是多樣性中的一種因素,形體的復雜符合人們探索心理的需求,因此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復雜是顯示美的一種藝術方法。第六是量,也就是指形體的大小。他認為物體形狀的宏大,可以激起贊美和敬畏,產生一種崇高感。他舉例說政界人物的衣服總是又寬又大,這使他們的外貌顯得偉大,適合于他們的身分。法官的衣服特別威嚴,使人產生敬畏。但表現量的大小,一定要避免過分,要適度,否則就會變得笨拙和可笑。
荷迦茲提出的美的原則,雖然沒超出實用和形式美的范圍,但對研究藝術美,對自然美的表現都很有價值。在西方美學史上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經驗派美學很有啟發意義。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荒誕派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葛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