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莫渝
麥穗(臺灣)
雨停了,雨后就是一個朦朧的黃昏。
雖然是一份難得的詩情畫意的美景,卻引不起山居民的注意,倒是雨后習習涼風,贏得溽署中大家的歡迎。
在雨后的山徑散步,踩一徑涔涔,樹群在一陣風后,抖落一身積水,造成另一場短暫的雨景,乾涸了很久的小澗,又高興得唱響了潺潺的山歌,像在挑逗那吸飲得醺醺的山崖,在夕陽中抹一臉紅暈。
樹上的蟬聲隨著落日匿去,接著是塘邊的蛙鳴四起。
雨,給山里的所有帶來了滿滿的喜悅和生氣。
“雨后”選自《滿山芬芳》。作者麥穗長年從事林務工作,得天獨厚,有幸浸潤山林之間,發(fā)之為詩為文,均與山、林有關,享有“森林詩人”的美譽。“雨后”亦是山居生活記錄的片斷。
偶爾登山,自有一份新鮮感受;長年住在山里,情懷濃郁,但也有感受較鈍的時候,如果既不惑於山居的現(xiàn)實生活較匱乏,又具怡情的欣賞態(tài)度,就有相當大的包容量,接納山林時刻散放的靈氣。
下過雨后,山里因為峰巒疊起,樹蔭濃密,形成黃昏景象的朦朧。山中居民對此景象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不覺得“美”的感受,只要雨能卻暑就好,倒是詩人愿意陶醉這刻詩情畫意。
在小徑散步,或者踐到積水,或者因風吹動抖落枝葉上的水珠,形成另一種不是滂沱的雨景,加上乾涸的山澗因雨水而流動起來,帶給寂靜山林新的生命。
許地山的《蟬》,是大雨過后,給小生命的嚴重撞擊,麥穗的《雨后》,亦有“蟬”,似乎僅是告訴人夜色即將來臨,登山者不該再流連了。
如同雨后的山林,這篇作品予讀者一股清新舒爽的美。
上一篇:《雨前》鑒賞
下一篇:《雨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