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勞動美學
技術美學的組成部分和下屬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勞動(生產、工作)過程中所接觸的環境、器物中的審美因素,如何滿足人的審美要求的規律和原理,包括工業、建筑、交通、農業以及管理、服務行業的勞動、工作過程中的審美規律和原理。它研究環境的審美要求,又同屬于環境美學。但環境美學是另一門邊緣綜合學科,它除研究勞動生產、工作的環境外,還包括研究非生產勞動工作的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這就不屬于勞動美學的研究范圍了。
勞動生產,要求在優美的環境中,良好的勞動條件下,工人能有舒暢愉悅的心境,傾注對心愛作品的審美感情,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生產勞動、工作,將設計師的藍圖轉化為美的現實產品。
勞動的環境條件良好優美,能激起人們愉快高昂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不必要的緊張、疲勞、厭倦、煩燥不安的情緒。如果工作環境雜亂、骯臟、嘈雜、丑陋,勞動者心情不快,就會影響勞動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因此就要求廠房建筑優美,周圍有花草樹木,草地花圃,水池噴泉,車間敞亮整潔,機器設備、儀表裝置、工作服裝等都實用美觀,照明和通風設備良好;盡力減少噪音,適當的時候還能聽到音樂,使人輕松愉快,怡情悅性;色彩和光線,給人心靈上的舒適和愉快感。色彩既不單調,也不雜亂;光線既不暗淡,也不刺眼,而是柔和諧調的。墻壁、地板、天花板、車床、機器的色彩,有整體和諧感,能互相協調,相互襯托。按鈕、搖把、開關、手輪、操縱桿等,應該采用鮮明醒目的色彩,但不能刺眼。燈具外觀和其它物件應該協調,光源應該遮蔽,不覺刺目。每一工序的物件應有足夠的安放場地,并排列得有條不紊,便于使用,可節省時間和精力。有少量重要恰當的標語,但不要到處亂貼。應該創造一種勞動環境,使生產者就象在舒適的家里,處處稱心如意,得到美的享受和快樂,感到平衡、整潔、和諧、優美,產生愉悅的美感,激發出熱情,去追求美,創造美。
上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勞動對象化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華茲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