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南社
辛亥革命時期受同盟會影響而成立起來的進步政治組織和文學社團。由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等人發起,1909年正式成立于蘇州,以提倡民族氣節相號召,反對清朝的民族壓迫和專制統治。南社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成員大多是同盟會員,人數最多時發展到千余人。1910年開始出版刊物,分文錄、詩錄和詞錄三部分。1917年出版《南社小說集》一冊。到1923年,共出版《南社叢刊》二十二集,后因內部分化而停止活動。
作為文學團體的南社,不滿于“同光體”的形式主義和擬古主義,主張用文學鼓吹革命, 激發民氣, “轉旋世界,發揚國光”。他們非常推崇夏完淳、顧炎武等人,因此,他們不崇唐不崇宋;而要創造嶄新的詩風。他們的作品也大多歌頌民族英雄、革命烈士和游俠劍客,以表現“不滅匈奴誓不歸”的主題。
站在斗爭最前線的是柳亞子。他的文學主張也最有個性。他在《胡聲塵詩序》中,能夠從社會根源上深刻地批判同光體詩風,認為某些罷官廢吏,在利祿不逞之后便附庸風雅,故作艱深,以文淺陋。無識者從而附和,遂使黃茅白葦之詩派,遍于天下。因此,他借用別人的話指出“今日之文壇,壞不在文學,其壞在人的風俗?!币蚨?,他主張向龔自珍等人學習,發揚以詩歌鼓吹變革、呼喚風雷的戰斗精神,用“布衣之詩”、來對抗同光體的官僚之詩,使文學為現實政治斗爭服務。此外,柳亞子還作有著名的《論詩六絕句》,對當時的文壇具有掃蕩塵埃、開啟先聲的作用。
總之,南社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文壇上文學直接服務于革命事業的觀點己正式形成,對我國現代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內極才情,外周物理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啟蒙主義